时间: 2025-04-27 00: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3:29
作者: 田登 〔明代〕
原文展示: 边官谁复解边筹,万里关梁重国忧。惟有黄河如故国,年年常绕堑山流。
边境的官员谁还能解读这些边防的筹码呢?万里的关隘和边梁让我忧虑国家的安危。唯有那黄河依旧如故乡般流淌,每年都绕过堑山而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田登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边塞主题,关心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生活。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和沉郁著称,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边防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安危的深切关怀。
《和塞上曲 其二》是田登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对边防官员无能的质疑,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第一句“边官谁复解边筹”反映了边境官员对国家边防事宜的无能与漠视,暗示了国家安全的脆弱和边塞将士的不易。接着,“万里关梁重国忧”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虑,描绘出边防的艰难与重要,彰显出国家与战争间的紧密联系。
而“惟有黄河如故国”,则通过黄河这一永恒不变的意象,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依恋。黄河的“年年常绕堑山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故乡的深情寄托,象征着民族的坚韧与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怀和对边塞生活的关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对边防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河流是什么?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辽河
填空题:诗中“万里关梁重国忧”表现了对__的关注。
判断题:诗人通过对边官的质疑,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田登的《和塞上曲 其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边疆与故乡的思考,但田登更为沉郁,关注国家安危,而王之涣则更加乐观,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诗词的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