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2: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07:28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闲适的环境,诗人轻轻拂去檐下的尘土,静坐欣赏着月光下的琴音。桃源的景致让人迷醉,这里仿佛是古代汉族的居住地,而松林的小径则通向秦朝的官府。空旷的山谷里归来的人很少,青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寒冷。诗人羡慕你栖息隐居的地方,远远地凝望着高高的云端。
卢照邻(约636年-约710年),唐代诗人,字子明,号逸少,开元初年间人,因其诗风清新婉约,受到后世的推崇。卢照邻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交织的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官场的复杂与纷扰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羡慕。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在檐下轻拂尘土,抚琴候月,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桃源”和“秦官”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和古代的权力中心,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显隐居的珍贵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空谷归人少”和“青山背日寒”,描绘了自然的冷清,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似乎在提醒世人珍惜这份宁静。最后,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事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繁华世事的反思与超然态度,形成一种孤高清雅的情感基调。
诗中“鸣琴候月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悠闲
C. 愤怒
“羡君栖隐处”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皇帝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官场生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