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0:4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49:49
杏花天 送春前一日湖上泛舟即事用史邦卿韵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紫兰香重围清粉。
倩柳弹开酒晕。
明蟾恰与珠楼近。
行到红桥又隐。
湖山放浩歌狂饮。
呆宋玉逢花懒问。
春风不管罗衫恨。
明日流莺欲尽。
一阵紫兰的香气浓郁,环绕在清新的桃花粉色之中。
柳树轻轻摇曳,仿佛在拨动酒杯中的酒晕。
明亮的月亮正好与珠楼相对,
我行至红桥,却又隐没在景色中。
湖光山色,尽情放声高歌,痛快地痛饮。
懒得问宋玉,花香如此迷人。
春风不管我对衫子的怨恨,
明天流莺即将绝唱。
作者介绍:龚鼎孳,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及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乘舟于湖上,感受春日的美好,表达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惜别之情。
《杏花天》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诗作,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诗中,龚鼎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面上紫兰的芬芳与桃花的娇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通过“倩柳弹开酒晕”的描写,传达出春天带来的醉人感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带有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最后两句“春风不管罗衫恨,明日流莺欲尽”,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春风无情,人虽醉心于美景,但终究难以阻挡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和思考,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消逝的惋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展现的春日美景,富有生动的色彩和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蟾”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倩柳弹开酒晕”中的“倩柳”是指什么?
A. 美丽的柳树
B. 绿色的草地
C. 一种酒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惋惜?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雪花的消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感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