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26:41
香岫悬金刹,飞泉届石门。
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在香气缭绕的山岫上,金色的寺庙高悬;飞流的泉水直达石门。
空旷的山谷中,只有习惯的宁静,夜深人静,没有喧嚣。
听法音时,最初听见鸟鸣,心中渴望安定如猿。
远离尘世的喧嚣,这里与武陵源何其相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之,号青门,曾任官职,后来因政治原因被贬。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以山水诗见长,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旅居清远峡山寺时,可能是在山中静修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喧嚣的逃避。
《宿清远峡山寺》是一首描绘山水与禅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香岫悬金刹”以生动的画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金色的寺庙和清幽的山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景。通过“飞泉届石门”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空山唯习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寂静,夜晚的宁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内涵。此时,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借助“说法初闻鸟”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接着“看心欲定猿”,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渴望,希望能像猿猴那样自在而安宁。
最后,“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这里的宁静和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是多么相似,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以清丽的景色和深刻的哲思,展示了诗人心中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安宁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香岫悬金刹”中的“金刹”指的是:
A. 金色的寺庙
B. 金色的山峰
C. 金色的花朵
D. 金色的河流
“空山唯习静”中的“习静”意为:
A. 习惯于喧闹
B. 习惯于宁静
C. 习惯于运动
D. 习惯于热闹
诗中提到的“武陵源”象征着:
A. 繁华的城市
B. 理想的生活
C. 贫瘠的土地
D. 喧闹的市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