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17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宋之问 〔唐代〕
青门路接凤凰台,
素浐宸游龙骑来。
涧草自迎香辇合,
岩花应待御筵开。
文移北斗成天象,
酒递南山作寿杯。
此日侍臣将石去,
共欢明主赐金回。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初时节,太平公主游览南庄的盛况。青门的道路通向凤凰台,公主乘坐着华美的龙骑车驾到。涧边的草儿自然而然地迎接着香气四溢的辇车,山岩上的花朵似乎在等待着朝廷的盛筵开幕。文人们的诗文如北斗星般排列,成为天上的星象,酒杯在南山之间传递,庆祝长寿。今天侍从们将石头拿走,大家一起欢庆明主赐予的金子。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9年-713年),字子京,号青溪,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初,太平公主是唐朝著名的女性政治人物,诗中描绘了她南游的盛况,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皇室的祝福。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初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太平公主的敬意与赞美。诗的开头“青门路接凤凰台”便勾勒出了一幅优雅的景致,青门通向凤凰台,显得气势磅礴,令人向往。接着,描写了公主的车驾,暗示了她的尊贵和威仪。涧草和岩花的描写,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在诗的后半部分,“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通过比喻手法,将文人们的诗文与北斗星相提并论,强调了文人的光辉,以及酒杯在春日宴会上传递的欢快气氛,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感。最后两句“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则揭示了诗歌背后更深的政治意义,显示出皇权的尊贵与臣子的忠诚。整首诗不仅是一幅春日游览的图画,更是一种对国家繁荣和皇室祝福的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太平公主的敬意以及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凰台”象征什么?
“文移北斗成天象”中的“北斗”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侍臣将石去”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壮丽的景色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和皇室的繁荣,而《登鹳雀楼》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