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34
诗词名称: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在温暖的云朵如同粉色,草地如同绣毯,我独自漫步在长堤上,却不见一个人影。远处的山岭上,桃花像红色的锦缎般绚丽,半条小溪的水碧绿如新罗的丝绸。高高的树枝上,百舌鸟仍然在欺骗其他小鸟,带着叶子的梨花独自送走了春天。仲蔚想要知道我身在何处,却只能在林下苦吟,拂去诗书上的尘埃。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情景交融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春季,诗人独自来到南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张祜是杜牧的朋友,二人有过深厚的交情,诗中寄意浓厚。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是一首表现春日景色与孤独心境的诗作。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前两句“暖云如粉草如茵”便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长堤之上无人相伴,使得这份美丽更显得孤寂。
接下来的描写中,桃花与溪水的描绘,分别以“红锦黦”和“碧罗新”形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也暗示了人心的愁苦。百舌鸟的鸣叫与梨花的送春更是巧妙地将自然与时间结合,表达了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仲蔚(即杜甫)对其所在之地的探询,显示出一种深厚的友情。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惆怅,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孤独的内心,反映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自然场景,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境界,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暖云如粉”的意思是?
“仲蔚”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春天的逝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