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绝命诗》

时间: 2025-05-24 23:05:51

诗句

毓秀含华十六龄,慈韩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剑亡汉室,谁人复楚乞秦廷。

顾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

弱质原归玉女峰,家亡国破恨重重。

椿萱已遂抒忠顾,昆弟先教殉难从。

热血千年啼杜宇,寒泉三尺照芙蓉。

堪灶宫院齐收北,忍听天朝长乐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05:51

原文展示:

绝命诗
作者: 徐元娘 〔宋代〕

毓秀含华十六龄,
慈韩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
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剑亡汉室,
谁人复楚乞秦廷。
顾从一死明忠孝,
碧血应留万古青。
弱质原归玉女峰,
家亡国破恨重重。
椿萱已遂抒忠顾,
昆弟先教殉难从。
热血千年啼杜宇,
寒泉三尺照芙蓉。
堪灶宫院齐收北,
忍听天朝长乐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熟知《十三经》。然而,她并不愿意用自己的才华去撑起天地,反而更注重道德的教化。她质疑那些为了权力而背叛国家的人,感叹历史上许多忠臣的死去,认为他们的碧血应流传千古。诗中提到自己身世的悲惨,国家破亡所带来的沉重痛苦。尽管家国已亡,她依然表现出对忠义的执着,以及与兄弟同甘共苦的决心。她以热血为代价,向历史上的忠臣致敬,表明自己对国家和理想的深切怀念。

注释:

  • 毓秀含华:形容才华出众,英俊出众。
  • 慈韩:指“慈悲的汉代”,是指古代的教育。
  • 奇文不欲撑天地:不希望自己的才华用于那些浮夸的成就。
  • 大节偏教揭日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愿意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
  • 碧血应留万古青:指忠臣的鲜血应被永世铭记。

典故解析:

  • 汉室:指西汉王朝,历史上有许多忠臣为了保护汉室而死。
  • 楚乞秦廷:历史上楚国的灭亡与求助于秦国的故事,这里引申为对家国存亡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娘是宋代的一位女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创作。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国家的衰败、家族的破灭让诗人感受到深重的悲痛,表达了对忠义的坚守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绝命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深切情感。诗人在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家国沦陷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那种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开头的“毓秀含华十六龄”即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对“奇文”和“大节”的对比,强调了道德的崇高和个人才能的局限。后面的叙述中,诗人以历史为鉴,感叹忠臣之死的悲壮,表达了对国家和理想的深切怀念。最后几句更是浓缩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表现出即便身处逆境,心中仍有理想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社会历史的深邃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毓秀含华十六龄:描述诗人年少时的才华出众。
  • 慈韩口授十三经:强调她受到的良好教育背景。
  • 奇文不欲撑天地:表达她不愿意追逐功名利禄。
  • 大节偏教揭日星:强调道德比才华更重要。
  • 何姓移剑亡汉室:质疑那些背叛国家的行为。
  • 谁人复楚乞秦廷:感叹历史的无情与忠臣的悲剧。
  • 顾从一死明忠孝:强调忠义精神的重要性。
  • 碧血应留万古青:希望忠臣的牺牲被历史铭记。
  • 弱质原归玉女峰:表现自身的脆弱与无奈。
  • 家亡国破恨重重:叹息国家和家庭的双重悲剧。
  • 椿萱已遂抒忠顾:感慨家族已无法再展忠义。
  • 昆弟先教殉难从:表明与兄弟共赴国难的决心。
  • 热血千年啼杜宇:用杜宇啼鸣象征历史的悲痛。
  • 寒泉三尺照芙蓉:用寒泉照耀芙蓉象征孤独与清冷。
  • 堪灶宫院齐收北:感叹北方的苦难与无奈。
  • 忍听天朝长乐钟:不愿听到欢乐的钟声,反映出内心的苦闷。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才华与道德进行对比,突显道德更为重要。
  • 象征:通过“热血”和“碧血”象征忠义的精神。
  • 拟人:将历史以人类情感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强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忠孝与国家的主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理想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碧血:象征忠臣的牺牲和忠诚。
  2. 玉女峰:象征脆弱与无奈。
  3. 杜宇:象征悲伤与历史的回响。
  4. 寒泉:象征孤独与清冷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慈韩”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诗人认为“奇文”应该用于什么?

    • A. 追求功名
    • B. 道德教化
    • C. 个人成就
    • D. 诗歌创作
  3. “碧血应留万古青”中,碧血象征了什么?

    • A. 财富
    • B. 忠诚
    • C. 权力
    • D. 成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破阵子》相比,徐元娘的《绝命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结合,前者更多地表现了豪情壮志与军事策略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徐元娘生平及其作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其二 添字 题刘氏所藏展子虔感应观音二首 北园步折梅寄君庸 寺斋睡起二首 其一 下水船 次韵答张沙河 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 戏呈孔毅父 次韵奉答南山禅师二颂兼呈琦上人 次韵杨明叔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崟崎历落 舌字旁的字 复壮 长字旁的字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弋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觑问 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舌战群儒 汾海 行若无事 包含惙的词语有哪些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适得其反 曰字旁的字 三考吏 表意字大全_表意字的分类与示例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