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53
昔有两间屋,晨昕西夕照。
长夏苦炎威,炊烟杂茶灶。
我依二母居,一经课后效。
床前书几陈,蛟蚋常缭绕。
摊书纺车旁,形影互相吊。
庭闱乐复乐,宽窄那计较。
即今扩新居,高爽向南曜。
虽殊广厦观,幸免偪仄诮。
是处可延伫,堂随所到。
谁云热难避,废书日坐啸。
古贤容膝安,努力事仇校。
曾经有两间小屋,早晨阳光照进,傍晚余晖洒落。
漫长的夏天酷暑难耐,炊烟与茶香交织在一起。
我和母亲住在这里,课后我努力学习。
床前书桌上摆放着书籍,虫子常常围绕飞舞。
摊开书本在纺车旁,身影彼此相互依偎。
庭院里欢声笑语,宽敞与狭窄何必计较。
如今新居扩建,高处向南阳光明媚。
虽然房屋宽敞奢华,幸免于狭小的嘲讽。
这里可以长久居住,堂屋随意摆放。
谁说炎热难以避免,废书的日子也能清闲。
古人能够容身于此,我要努力对抗困扰。
汪辉祖(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日常生活,常透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母亲的依恋。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展现了他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新居生活的享受,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依恋。
此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学习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描述了昔日的生活环境,细致入微的描绘了晨昏的光景和夏日的炎热,传达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情感。诗人在回忆中透露出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激之情,表现了浓厚的亲情。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过渡到新居的描写,尽管新居宽敞明亮,但他依旧怀念过去那种简朴的生活。诗人展示了对空间的思考,认为生活的乐趣不在于宽敞的居所,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家庭的温暖。最后,诗人以古贤为例,强调安于当下、努力学习的态度,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眷恋。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环境变化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对家庭的依恋,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晨昕西夕照”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光景?
“我依二母居”中的“二母”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