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59
绝命诗 其一
作者: 徐元娘 〔宋代〕
毓秀含华十六龄,
慈帏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
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刘亡汉室,
谁人复楚乞秦廷。
愿从一死明忠孝,
碧血应留万古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忠孝精神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一位年仅十六岁的才女,她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经典,拥有非凡的才华。然而,她并不希望自己的才华仅仅用于浮华的表面,而是期望能以大节来唤醒世人,追求更高的理想。接着,诗人提到历史上刘氏家族的兴亡以及楚国和秦国的历史变迁,表现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最后,作者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昭示忠孝的精神,留下碧血以示万古流芳。
作者介绍:徐元娘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她以才华横溢而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和表达对国家、家庭的思考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作者面对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乱,表达了对忠孝的追求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绝命诗 其一》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历史感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徐元娘对忠孝精神的崇敬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诗开篇以“毓秀含华”描绘了年轻才女的聪慧与才华,接着便是对母亲的尊敬和学习的认真态度,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教育的重视。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引入历史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兴亡来警醒后人,传达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不仅表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也让读者感受到深沉的家国情怀。最后一句“愿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愿意以死明志、为忠孝精神而献身的决心,展现出一种壮烈的气魄与情感。
在对忠孝的追求中,诗人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露,更是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独特声音和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忠孝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与女性的独特声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毓秀”指的是什么?
A) 乡土 B) 才华 C) 传统 D) 历史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A) 爱情 B) 家国 C) 自然 D) 友情
“碧血应留万古青”中“碧血”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忠孝 C) 智慧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