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7: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7:33:08
山坡羊 咏蝉
作者: 叶嘉莹
槐荫满砌,榆钱铺地。
一声蝉下劳人泪。
送春归,待秋回。
五更霜重留无计,
两岸芦花风乍起。
嘶,犹未已痴,谁似你?
在槐树的阴影下,地上满是榆钱。
一声蝉鸣,惹得劳作的人泪流满面。
送走春天,等待秋天的归来。
清晨的霜重得让人无计可施,
两岸的芦花在风中乍然起舞。
你那嘶鸣声,仍然未曾停止,谁能像你一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叶嘉莹,生于1924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她以其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现代社会,诗人通过描写蝉的声音与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蝉鸣作为夏季的代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山坡羊 咏蝉》通过描绘蝉鸣与自然环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季节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槐荫满砌,榆钱铺地”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典雅而宁静的夏日场景,槐树的阴影和榆钱的铺展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这样的环境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一声蝉下劳人泪”,这一句以蝉的叫声引发了人的情感共鸣,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劳动的艰辛。蝉鸣声响起,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送春归,待秋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的情感在最后一句“嘶,犹未已痴,谁似你?”达到高潮,诗人将自己对蝉鸣的痴迷与对生活的感慨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与惋惜,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蝉的声音和自然景象,探讨了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流逝以及人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榆钱”指的是什么?
“送春归,待秋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嘶,犹未已痴,谁似你”中的“你”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典诗词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