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9:43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
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
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
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
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
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
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
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季桓的心肠怎么会忠诚呢?他的财富甚至超过周公。
阳货的道义又岂是正直的?他的权势掌握着国家命脉。
自古以来,财富与权力,根本不依靠才智与德行。
只要得到那个位置,纵使愚笨也能过得安稳。
猪因肥沃的粪土而肥壮,老鼠依靠社坛而安稳。
虫和兽尚且如此,难道能说没有因缘吗?
展禽为何被贬三次?难道是因为他直道?
颜子又像什么人?常常空过日子。
他们都怀着辅佐君王的理想,但并未得到高官厚禄。
自古以来无奈何,命运总是被时代所左右。
就像草木分开,天各一方,各自有各自的命运。
荔枝虽不是名花,牡丹也没有甘甜的果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现实,提倡诗歌的实际功能,常以民生为题材。他的作品如《琵琶行》、《长恨歌》广为流传。
《叹鲁二首》是白居易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感慨,表达了对权力与财富的不满,以及对忠诚与正义的怀念。诗中反映了他对明君贤臣的向往与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叹鲁二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开篇即引入季桓与周公,说明财富与权力往往与忠诚无关,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接着通过对阳货的描写,进一步指责权臣的不正之道,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
诗中“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的句子深刻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强调只要有权势,愚笨也能安稳生活。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展禽与颜子的遭遇,他们忠诚正直,却屡遭贬谪,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此外,诗的最后几句用“草木分”与“荔枝非名花”作比,象征命运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现实的反思,是白居易批判现实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探讨了权力、财富与道义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渴望,以及对时代命运无奈的感慨。
《叹鲁二首》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季桓心代表什么?
“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中的寓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