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3:02
碧瓦照日生青烟,
谁家高楼当道边。
昨日丁丁斤且斲,
今朝朱栏横翠幕。
主人起楼何太高,
欲夸富力压群豪。
楼中女儿十五六,
红膏画眉双鬓绿。
日暮春风吹管弦,
过者仰首皆留连。
应笑楼前骑马客,
腰垂金章头已白。
苦贪名利损形骸,
争若庸愚恣声色。
朝见骑马过,
暮见骑马归。
经年无补朝廷事,
何用区区来往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楼,碧瓦在阳光下闪耀,青烟袅袅升起。高楼旁边,谁家在这里兴建?昨日还在工地上忙碌,今天高楼朱栏已搭建完成。楼主为何要建这么高的楼,难道只是想炫耀自己的财富,压过群豪吗?楼里年轻的女子年约十五六,画着红膏的眉妆,头发上插着绿鬓。日暮时分,春风中传来管弦乐声,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仰头留连。或许会嘲笑楼前骑马的客人,腰间悬挂金章,头发已白。为了名利而受苦,损害了身体,何必不如那庸人,尽情享乐?早晨骑马出门,晚上又骑马归来,多年来无助于朝廷事务,何必为这些琐事而来往呢?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主张“以诗言志”,在诗文中追求自然流畅的风格。诗歌内容多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
《寿楼》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时期,城市建设和奢华生活日益普及,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与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奢华的高楼和享乐的生活,表达了对追求名利的批判,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寿楼》是一首借高楼描绘人情世态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观察,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华和人们对名利的追逐。开篇的“碧瓦照日生青烟”,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高楼的华丽与生机,而“昨日丁丁斤且斲,今朝朱栏横翠幕”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建设的迅速与热烈。这不禁让人思考,繁华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人性中对名利的渴望。
接着,诗人通过“主人起楼何太高,欲夸富力压群豪”揭示了高楼的真实意图:炫耀财富、压过群豪。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中转向了对年轻女子的描写,她们的美丽与青春在高楼中愈加显得耀眼。日暮时分,春风送来乐声,过路人都不禁仰首留连,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歌的结尾却是一种深刻的反思:“苦贪名利损形骸,争若庸愚恣声色。”这句话不仅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诗人认为,追求名利不仅无益于社会,反而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追名逐利与享乐生活的不同选择,最终发出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高楼生活的描写,批判了追求名利的浮华生活,提倡享受简单、快乐的生活。诗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高楼作为富贵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物质的追求;而对年轻女子的描写,则表现了美的短暂与珍贵。骑马客的形象则揭示了对名利的追求与人生的虚无。
诗中“碧瓦照日生青烟”中“碧瓦”指的是什么颜色的瓦?
诗中“楼中女儿十五六”描绘的是多大的女子?
诗中提到“苦贪名利损形骸”是对追求什么的批判?
答案:
《寿楼》与《庐山谣》(李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