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时间: 2025-05-02 17:41:43

诗句

彩索盘中结,杨梅棕里红。

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1:43

原文展示:

彩索盘中结,杨梅棕里红。
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五彩的丝带在盘中缠绕交结,杨梅果在棕叶中显得鲜红。宫殿中欢声笑语,风俗习惯在各地却是共同的。

注释:

  • 彩索:指的是彩色的丝带,用于端午节的习俗。
  • 杨梅:一种水果,成熟时呈红色,常与端午节的食物相联系。
  • :指的是棕榈叶,端午节时用来包粽子。
  • 宫闱:指的是皇宫,象征着权力和富贵。
  • 九重:形容皇宫的高大,常用来形容皇帝的权威。
  • 风俗:指的是民间的习惯和传统。

典故解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常常与屈原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宫闱九重乐”可以理解为节日的欢庆氛围,体现了皇家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端午节期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尤其是在宫廷和民间的共同欢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展现了节日的色彩与欢乐。“彩索”与“杨梅”分别代表了节日的装饰和食品,展现了节日的多彩与丰盛。在“宫闱九重乐”一句中,诗人将皇宫的快乐与民间的风俗相结合,表达了节日的普遍性和团结性。诗的最后一句“风俗万方同”则强调了全国人民对端午节的共同庆祝,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彩索盘中结”:通过“彩索”的形象传达出节日的氛围,暗示着人们的欢庆与团聚。
  • 第二句“杨梅棕里红”:色彩鲜明的“杨梅”与“棕”形成对比,突出了节日的美味与传统。
  • 第三句“宫闱九重乐”:描绘了皇宫内的欢乐景象,隐喻着节日的隆重。
  • 最后一句“风俗万方同”:强调了节日的普遍性,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统一与多样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彩索盘中结”与“杨梅棕里红”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用“彩索”和“杨梅”营造出节日的色彩和气氛。
  • 象征:宫廷与民间的结合象征着节日的广泛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端午节欢庆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彩索:象征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 杨梅:代表节日的食物,寓意丰收与美好。
  • 宫闱:象征权力与富贵,表现节日的隆重。
  • 风俗:反映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彩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节日的装饰
    C. 皇宫的设施

  2. “宫闱九重乐”中的“九重”指的是什么? A. 九层楼
    B. 皇宫的高大
    C. 节日的盛况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C. 描述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端午即事》 - 宋之问

诗词对比:

例如,屈原的《离骚》与欧阳修的《端午帖子》都涉及到端午节的文化,但屈原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历史,而欧阳修则强调节日的普遍性与欢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汴梁怀古 虞美人七首 其三 虞美人 题十园秋思图为寥士作 虞美人 其一 九日,同姚庸庵、张德远、左夔友诸君,泛湘湖登越王城,和庸庵韵。 虞美人 虞美人 过青驼寺感旧寄示冒子青 虞美人 午日 虞美人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豫游 丨字旁的字 包含岁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征騱 孽子孤臣 足字旁的字 干城之将 穹鞠 尖牙 露餐风宿 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潜溜 风派人物 水字旁的字 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