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22
玉楼春
作者: 章士钊
土花蚀尽汉宫月。
沙子吹空秦塞雪。
唐人吊古已模糊,
天道今论疑太拙。
留残何似真消歇。
难遣眼前三两物。
寒松踠地作卑枝,
泪竹凌风摇瘦节。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月光的美好已经被土花侵蚀得无影无踪,沙尘漫天,仿佛秦朝的雪花也已消散。唐人对古代的怀念似乎已经模糊不清,而今的天道论述却显得愚笨。留下的残影与真正的消逝相比,似乎无所适从。眼前的几样东西,难以寄托我的情感。寒松在地上摇曳,像是卑微的枝条;泪竹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伤。
章士钊(1898-1977),字梅溪,号鸣秋,近现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诗歌融入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风格独特,情感深邃。
《玉楼春》创作于20世纪中叶,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诗人借古抒怀,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玉楼春》是一首蕴含深刻思考和浓厚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作者用“土花”和“汉宫月”对比,表达了对曾经辉煌的怀念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丽的月光已被现实的尘土所淹没,古代的辉煌亦难以再现。接着,诗人提到的“沙子吹空秦塞雪”,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更隐喻了历史的消逝和对往昔的渴望。
在随后的几句中,诗人对唐人吊古的情绪进行了反思,认为这种追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现实的“天道”则显得更加愚笨。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寒松踠地作卑枝,泪竹凌风摇瘦节”,在意象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寒松的卑微与泪竹的哀伤,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照,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以历史的消逝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深刻联系。
《玉楼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章士钊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汉宫月”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辉煌的过去
C. 现实的痛苦
D. 对未来的期待
“寒松踠地作卑枝”中“卑枝”意指什么?
A. 高大
B. 卑微
C. 繁茂
D. 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