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53:28
诗词名称: 隋堤柳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白话文翻译:
两岸的垂柳延绵三百里,唯有这样的景色最适合画成图画。我自觉身在他乡,不如意的归途太匆忙,却无法见到二月东风中柳树的嫩绿。
注释:
- 夹岸:两岸,指河岸。
- 垂杨:垂柳,指柳树的样子。
- 三百里:形容柳树的生长范围广阔。
- 图画:指绘画,形容柳树的美丽。
- 流落:指漂泊、流亡。
- 西归疾:指归西的路途匆忙。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二月:农历二月,春天的开始。
典故解析:
“东风”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生机,杜牧在这里表达的是对春天的渴望与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律与七律,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牧晚年,他身处政局动荡之际,常常感受到身世之感,写下此诗表达对美好春天的怀念和对流亡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隋堤柳》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春景的怀念和对流亡生涯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隋堤两岸繁茂的柳树,柳树的弯垂姿态与辽阔的长度,营造了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仿佛是画中之景。随后,诗人自述身处异乡的无奈,因归途的匆忙而无法欣赏到春天的美丽,表现出一种失落与愁苦。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垂柳:象征柔美和生命力,代表春天的来临。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希望,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怀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哪种树?
- 诗人感到流落于何处?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答案:1.C,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春望》杜甫,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国家动荡的忧虑。
- 诗词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杜牧的《隋堤柳》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酒与月的意境,而后者则专注于自然景象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