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其一》

时间: 2025-07-27 10:37:54

诗句

添得湖光百亩馀,湖边早已成菰蒲。

更移玉井峰头种,还有花开十丈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7:54

原文展示:

添得湖光百亩馀,湖边早已成菰蒲。 更移玉井峰头种,还有花开十丈无。

白话文翻译:

湖光增加了百亩之多,湖边早已长满了菰蒲。 更从玉井峰头移来种植,花开时竟有十丈之高。

注释:

  • 添得:增加。
  • 湖光:指湖面的光景。
  • 百亩馀:百亩有余。
  •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指茭白,蒲指蒲草。
  • 玉井峰:山峰名,此处可能指某座山峰。
  • 十丈无:形容花非常高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收到友人谢侯彦明赠送的白莲栽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赠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白莲栽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光、菰蒲、玉井峰和白莲花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自然画卷。首句“添得湖光百亩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增添了诗的气势。次句“湖边早已成菰蒲”,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自然生态,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后两句“更移玉井峰头种,还有花开十丈无”,通过对白莲花高大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白莲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添得湖光百亩馀”: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增添了诗的气势。
  2. “湖边早已成菰蒲”: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自然生态,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3. “更移玉井峰头种”:这句诗引入了玉井峰的意象,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4. “还有花开十丈无”:这句诗通过对白莲花高大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白莲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添得湖光百亩馀”和“还有花开十丈无”,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如“玉井峰头种”,将白莲栽比作从玉井峰移来的珍宝,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湖光、菰蒲、玉井峰和白莲花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赠物的感激之情。

意象分析:

  • 湖光:象征着广阔和宁静。
  • 菰蒲:象征着自然和谐。
  • 玉井峰:象征着神秘和高贵。
  • 白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添得湖光百亩馀”中的“添得”是什么意思? A. 增加 B. 减少 C. 改变 D. 移动

  2. 诗中“湖边早已成菰蒲”中的“菰蒲”指的是什么? A. 两种水生植物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陆生植物 D. 两种陆生植物

  3. 诗中“更移玉井峰头种”中的“玉井峰”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峰 B. 一口井 C. 一座城市 D. 一片湖泊

  4. 诗中“还有花开十丈无”中的“十丈无”形容的是什么? A. 花的高度 B. 花的颜色 C. 花的数量 D. 花的香气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展现了理学家的清新自然风格。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谢侯彦明惠白莲栽》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展现了理学家的清新自然风格,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对读书感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栻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子瞻西太一宫祠二首 喜雨赠潘邠老昆仲 有所叹 春日杂诗六首 其三 感遇二十五首 其十七 福昌杂咏五首 其二 送邵郎中守同州 淮阳 悼亡九首 昼卧口占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闻琐事 包含玄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纨裦膏粱 炉甘石 龠字旁的字 忧心如焚 包含铿的词语有哪些 寡恩薄义 四点底的字 墨汁未干 不遗尺寸 山结尾的成语 讲供 匸字旁的字 探亲 包含漓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小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