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56:05
原文展示:
送邵郎中守同州 张耒 〔宋代〕
君不见汉家左辅百万户,里胥夜惊厌桴鼓。 尔来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 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 不须闭阁决田讼,多屑石饼羞鱼俎。 东南文章旧人物,莫愧莼羹便酪乳。 仍烦细阅白沙龙,骕骦一骨今何所。
白话文翻译:
你没看见汉家左辅有百万户人家,里胥夜里因战鼓惊扰而厌烦。 从此以后,荆棘丛生,露水沾湿了衣裳,只有山河见证了古今的变迁。 邵侯是个风流倜傥的华省郎官,三十岁时就凭借才能两次开府。 他不需要闭门处理田地纠纷,而是用精致的石饼和鱼肴来款待宾客。 他是东南地区文章的老手,不必因为莼羹和奶酪而感到羞愧。 他还细心阅读白沙龙的文章,想知道骕骦的遗骨现在何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张耒为送别邵郎中守同州而作,表达了对邵郎中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邵郎中即将赴任同州时所作,张耒通过诗中的历史典故和意象,表达了对邵郎中的敬佩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绘和对邵郎中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一句,以山河为见证,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则赞美了邵郎中的才华和成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赞美。通过历史典故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邵郎中的敬佩之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荆棘露沾衣”象征什么? A. 战乱后的荒凉 B. 人生的短暂 C. 历史的见证 D. 友情的深厚
“邵侯风流华省郎”中的“邵侯”指的是谁? A. 张耒 B. 邵郎中 C. 汉家左辅的官员 D. 历史上的某位文人
诗中“山河阅今古”表达了什么? A. 山河的美丽 B. 历史的变迁 C. 友情的深厚 D. 人生的短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