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溪堂留题》

时间: 2025-04-27 05:07:46

诗句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飞入南山第几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46

原文展示:

溪堂留题
作者: 苏轼 〔宋代〕

三径萦回草树蒙,
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
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
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
飞入南山第几重。

白话文翻译:

三条小径曲折回环,草木笼罩一片幽蒙。忽然,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峰,令人惊喜。平静的湖面上种稻,就像西蜀的稻田;高阁与云彩相连,宛如水边的宫殿。残雪映照着山峦,光辉灿烂;轻薄的冰层覆盖着水面,显得暗淡而温柔。溪边的野鹤在我面前起飞,飞向南山的几重山峦中。

注释:

  • 三径: 指三个小路,形容曲折的山径。
  • 萦回: 环绕而回,形容道路的曲折。
  • : 这里指草木繁茂,遮蔽视线。
  • 忽惊: 突然感到惊奇。
  • 初日: 初升的太阳。
  • 平湖: 指平静的湖面。
  • 种稻: 种植水稻,体现农业景象。
  • 高阁: 高耸的楼阁。
  • 连云: 与云相连,形容很高的建筑。
  • 渚宫: 水边的宫殿,形容高雅的建筑。
  • 残雪: 山顶未融化的雪。
  • 光耿耿: 光亮而清晰。
  • 轻冰: 薄薄的冰层。
  • 暗溶溶: 形容水面看似模糊而温和的样子。
  • 冲人起: 向人飞起,表示野鹤的惊动。
  • 飞入南山第几重: 飞入南山的第几重山峦,表现山峦叠嶂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歌、词、散文均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溪堂留题》创作于苏轼在外地游览时,表现了他在自然景观中获得的灵感与感悟。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的秀丽与宁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溪堂留题》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作,展现了苏轼深厚的自然情感与人文关怀。全诗以“三径萦回草树蒙”开篇,瞬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幽静、宁谧的自然环境,诗中的小径、草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接着,诗人用“忽惊初日上千峰”描绘出晨曦初现时的壮观景象,既有视觉上的冲击,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激动。

在诗的中段,“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不仅描绘了湖边的稻田和高阁的壮丽,还隐含了诗人对故乡与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的两句则通过描写残雪与野鹤,赋予了景物以生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苏轼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径萦回草树蒙: 描述幽静的山径,草木茂盛,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忽惊初日上千峰: 初升的太阳照耀千山,给人以惊喜,展现自然的美丽。
  3. 平湖种稻如西蜀: 湖面上种稻,描绘出一种田园风光,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4. 高阁连云似渚宫: 高阁与云相连,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仿佛是人间仙境。
  5. 残雪照山光耿耿: 残雪映照山峦,光芒四射,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6. 轻冰笼水暗溶溶: 轻薄的冰层覆盖水面,给人以柔和的感觉,展现出冬春交替的美。
  7. 溪边野鹤冲人起: 野鹤在溪边飞起,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8. 飞入南山第几重: 最后以飞入南山的意象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 “高阁连云似渚宫”,将高阁比作水边的宫殿,形象生动。
  • 拟人: “溪边野鹤冲人起”,赋予野鹤以人的动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体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 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稻田: 象征丰收与生活的安宁。
  • 高阁: 代表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结合。
  • 野鹤: 象征自由与灵动,代表自然生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初升的太阳? A. 三径萦回草树蒙
    B. 忽惊初日上千峰
    C. 残雪照山光耿耿
    D. 飞入南山第几重

  2. 填空题:诗中“__连云似渚宫”形容高阁的壮丽。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平湖种稻如西蜀”体现了对农田的描绘。(对/错)

答案:

  1. B
  2. 高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溪堂留题》王维《山居秋暝》: 两首诗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但苏轼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突出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禅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善权洞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邻之态壁间之什 归自南康寄怀朱使君 送千二十侄五首 文友 戒蝇 庚戌仲春携小子访别晦翁过亲友江清卿之门其嗣子尚幼不果见次早道经江清卿墓下怅然有怀 送高丞别 朝中措 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三大节 贤母良妻 语类 一字旁的字 诸恶莫作 秃宝盖的字 辨离 瑶轩 白菜 斗字旁的字 循循诱人 悲歌易水 从俗就简 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