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贺新郎 京口登北固亭怀稼轩》

时间: 2025-05-24 17:25:16

诗句

八百年前事。

恍当时、酒边长啸,霸才雄睨。

翘首中原吟望处,曾忆先生垂涕。

非掇拾、山河无计。

满眼风光登览罢,算空馀、虎虎吞江气。

千古恨,锁青兕。

凭栏小伫伤怀地。

漫重嗟、英雄消尽,浪萍东逝。

一曲悲歌残照外,招得词魂归未。

问此日、风标谁继。

太息苍元忧乐与,但孤衷、一点差堪拟。

听雁阵,动凄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25:16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京口登北固亭怀稼轩》

八百年前事。恍当时酒边长啸,霸才雄睨。翘首中原吟望处,曾忆先生垂涕。非掇拾山河无计。满眼风光登览罢,算空馀虎虎吞江气。千古恨,锁青兕。凭栏小伫伤怀地。漫重嗟英雄消尽,浪萍东逝。一曲悲歌残照外,招得词魂归未。问此日风标谁继。太息苍元忧乐与,但孤衷一点差堪拟。听雁阵,动凄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回顾了八百年前的历史,仿佛那时在酒桌上豪情长啸,英雄气概依旧。仰望中原的吟唱之地,让我回忆起那位先生的感慨。并不是说我没有能力去收复山河,眼前的风光已览尽,不过空余一腔浩气吞江而去。千古遗恨,让我心中锁住青兕(指青色的美玉)。在栏杆旁小心伫立,感伤着昔日的英雄已然消逝,犹如浪花随东流而去。一曲悲歌在落日余晖中回响,不知能否招回词人的魂魄。问如今的风范谁能继承?不由得感叹苍天的悲喜,只剩下我心中那一点微弱的期待。听,雁阵在空中飞过,声声凄厉。

注释:

  • :恍若,似乎。
  • 霸才雄睨:形容当年英雄的气概和目光。
  • 青兕:古代传说中的美玉,象征珍贵和美好。
  • 浪萍东逝:比喻英雄的消逝犹如浮萍随水而流。

典故解析:

  • 稼轩:指的是南宋诗人辛弃疾,以豪放的词风著称。
  • 长啸:古代文人常在饮酒时高歌豪饮,表现其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生于动荡年代,致力于用古典诗词形式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状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景点——北固亭,诗人缅怀辛弃疾等历史人物,感慨英雄已逝,抒发个人的惆怅与遗憾。

诗歌鉴赏:

《贺新郎 京口登北固亭怀稼轩》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王蛰堪以“八百年前事”为引,回顾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消逝,表现出对英雄豪杰的无尽怀念与惋惜。开篇的“恍当时酒边长啸”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诗人仿佛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共饮共唱,展现了他内心的豪情与悲切。

“翘首中原吟望处”,不仅意味着诗人对中原的眺望,更是对往昔英雄气概的追怀。而“满眼风光登览罢,算空馀虎虎吞江气”,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风光的无奈与失落,纵使眼前美景如画,却也掩盖不了心中对历史的惋惜和对英雄的追忆。

“千古恨,锁青兕”,在这一句中,诗人用青兕象征珍贵的历史与美好情感,然而这些却被岁月锁住,无法再现。最后的“问此日风标谁继”,则是对当下英雄气概的深切思考与期待,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思考,触动了人们对历史与英雄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八百年前事”:引入历史,设定时间背景。
    • “恍当时酒边长啸,霸才雄睨”:描绘历史人物豪情壮志的场景。
    • “翘首中原吟望处,曾忆先生垂涕”:表达对辛弃疾的怀念与感慨。
    • “非掇拾山河无计”:表明自己虽有壮志,却无力回天。
    • “千古恨,锁青兕”:象征历史的遗憾与珍贵的记忆。
    • “漫重嗟英雄消尽,浪萍东逝”:感叹英雄的消逝与历史的无情。
    • “一曲悲歌残照外,招得词魂归未”:表现对文学与历史的渴望。
    • “问此日风标谁继”:询问谁能续写辉煌。
    • “太息苍元忧乐与”:感慨生命的起伏与无常。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浪萍东逝”,将英雄的消逝比作随水而流的浮萍。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 :象征豪情与历史的交融,是文人骚客聚会的象征。
  • 青兕:象征珍贵的历史与理想,承载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雁阵:象征孤独与远行,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兕”象征什么?

    • A. 美貌
    • B. 珍贵的历史
    • C. 自由
    • D. 战争
  2. 诗人怀念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白居易
  3. 诗中提到的“浪萍东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英雄的消逝
    • B. 自然的美丽
    • C. 战斗的胜利
    • D. 友谊的长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蛰堪的作品与辛弃疾的词作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深情厚谊与对英雄的怀念,但王蛰堪的笔触更显沉重与反思,辛弃疾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激昂。两者在情感的表现上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对时代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2. 《王蛰堪诗集》
  3. 《辛弃疾词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贺新郎 京口登北固亭怀稼轩》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燕歌行 从军行 长安有狭邪行 却东西门行 塘上行 豫章行 陇西行 陇西行 秋胡行 二 秋胡行 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从善如流 自比于金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挠的词语有哪些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龝字旁的字 原始见终 展輈 片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黹字旁的字 放假 今不如昔 咿哑 船舶 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