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9:17
贺新郎 为徐晋遗催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双绾同心结。喜今夜新人二九,残年腊八。
几队纱笼徐引导,光漾黄金跳脱。
何况是玉人如月。小捉养娘帘底间,
问徐公城北人争说。灯下看,果英发。
天公更自风流绝。响琼签且烦青女,
细飘珂雪。为验谢娘才调好,
故把吴盐轻撒。不须虑铜舆街滑。
我识李谟吹笛手,但今宵凤竹休频擪。
枕函上,印红颊。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喜庆的婚礼场景。双绾的红丝结成了心心相印的象征,今晚新人喜宴的日子正好是腊八。几队轻纱笼罩着新人的身影,金光闪烁,仿佛舞动着。更何况新娘如同月亮般美丽,轻轻地拉开帘子,询问徐公城北的人们在议论什么。灯下观看,果然是个美丽的女子。天公也显得风流倜傥,轻巧的琼签在青女的手中摇曳,雪花细细飘落。为了验证谢娘的才华,轻轻洒下吴盐,不必担心铜舆街上湿滑。我认识吹笛的李谟,但今宵凤竹乐器不再频繁地演奏。枕边的函中,印上了红色的脸颊。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字贞甫,号白云山人,清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词句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美丽和恋爱的甜蜜。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后,士人们多以诗词寄托情感、抒发心绪。本词写于婚庆之际,表现了对新婚的祝贺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贺新郎 为徐晋遗催》是一首充满喜庆气氛的词作,描绘了新婚的美好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新人的幸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开头的“双绾同心结”便直入主题,表明这是一场心心相印的婚礼。接着“喜今夜新人二九,残年腊八”,通过时间的切换,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腊八节的到来仿佛在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几队纱笼徐引导,光漾黄金跳脱”描绘了婚礼现场的热闹与喜庆,金光闪烁的场面令人心醉。而“何况是玉人如月”则更是将新娘的美丽衬托得愈加动人。全词在表现新婚喜庆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新人的祝福与美好期许。
最后的“枕函上,印红颊”将整首词的情感提升到高潮,象征着爱恋的甜蜜。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与祝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以喜庆的婚礼为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爱情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测试:
“双绾同心结”表达了什么情感?
词中提到的“玉人如月”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腊八”是指什么节日?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