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26
贺新郎·梅蕊依稀矣
作者: 韩淲 〔宋代〕
梅蕊依稀矣。岁华深然但把,杖藜闲倚。山绕荒林红叶下,落日孤城烟水。意兴寄云何则是。底事疏枝横绝峭,未吹香便与花相似。不忍折,为之喜。寒鸦万点霜风起。正人家园收芋栗,小槽初美。欲醉阿谁同一饮,拟赋才成又止。老态度浑侵发齿。摸索孤根春在否。任红红白白皆桃李。空烂漫,岂能尔。
梅花的花蕊依稀可见,时光已经悄然流逝,我在杖藜旁闲坐倚靠。山冈环绕着荒林,红叶在落日的映衬下,孤城的烟水映出一幅美景。我的情思寄托于何处呢?那些稀疏的枝条横向伸展,尚未散发香气就已似花般娇嫩。我不忍心折下,心中反而感到欢喜。寒鸦点点,霜风袭来。正是人家收获芋栗的时节,小槽的景色初显美丽。我想要与谁一同畅饮,想要赋诗却又停下了笔。老态渐侵,发齿已显苍白。我在摸索那孤独的根基,春天是否依旧存在?不论红白花朵皆为桃李,空自凋零,怎么能够如此呢?
韩淲,字子文,号秋水,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善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贺新郎·梅蕊依稀矣》创作于一个深秋时节,诗人凝视着渐渐凋零的自然,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因而生发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
韩淲的《贺新郎·梅蕊依稀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开篇的“梅蕊依稀矣”便点明了季节的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蕊已经不再鲜明,带来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秋日场景,诗人倚杖于山间,环顾四周,红叶飘落,落日余晖映照着孤城。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映射。诗中频繁出现的“寒鸦”、“霜风”、“孤根”等意象,增强了诗的凄凉感,给人以强烈的季节感受。
“欲醉阿谁同一饮,拟赋才成又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能够共鸣的情感,却又因自己的孤独而无法实现。最后的“任红红白白皆桃李,空烂漫,岂能尔”则是对生命短暂与自然美丽的感慨,尽管桃李争春,终究皆是短暂的花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对生命无常的叹息,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贺新郎·梅蕊依稀矣》中的“梅蕊”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生命的脆弱
C. 孤独的感受
D. 丰收的季节
诗中提到的“寒鸦”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期待
“欲醉阿谁同一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A. 愉快
B. 失落
C. 寂寞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