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8: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8:05:51
满庭芳
则禅师 〔宋代〕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
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
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
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
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
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
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这牛儿真强壮,几个人能把它牵骑。
为了贪图原野上嫩绿的草,
只顾着寻找花香追逐翠绿,奔跑之后却不顾危险。
谁能知道,山远水长,回头再到家已经迟了。
牧童如今聪明,用长绳牢牢牵住,
手中短杖高高提起。
即使是入泥入水,也总是精神不疲。
心情平稳,走路稳当,青松下孤独的笛声轻轻吹响。
归去的时候,人和牛都不见,正是明月高悬的时刻。
作者介绍:则禅师是宋代著名的禅宗僧人,因其诗词作品而被后人所知,其作品多反映自然和生活的哲理。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常带有禅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时期,农牧生活图景生动,描绘了牧童与牛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满庭芳》通过描写牧童与牛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中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牧童的聪明与牛的强壮,通过对牛儿的赞美,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牧童在原野上奔跑的自由与快乐,但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家庭和归属的思考。诗中“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一句,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思考。整首诗在轻松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哲理,表现出牧童的智慧与勤劳,反映出一种对归属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满庭芳》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牛儿”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牧童用什么工具来牵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