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烛影摇红 烛花》

时间: 2025-04-27 02:01:56

诗句

千叠愁痕,梦回不碍春云掩。

半规松翠掠新鬟,眉晕羞清婉。

犹记东风未绽。

步回廊、香霏夜短。

海棠开罢,谁照红妆,满襟幽怨。

知否巴山,雨声滴滴偷惊眼。

一池秋涨阻归期,独傍西窗剪。

弹指年华暗换。

诉灵芬、芳怀更远。

影儿相对,休放钗虫,玉纤轻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56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烛花
千叠愁痕,梦回不碍春云掩。
半规松翠掠新鬟,眉晕羞清婉。
犹记东风未绽。步回廊香霏夜短。
海棠开罢,谁照红妆,满襟幽怨。
知否巴山,雨声滴滴偷惊眼。
一池秋涨阻归期,独傍西窗剪。
弹指年华暗换。诉灵芬芳怀更远。
影儿相对,休放钗虫,玉纤轻颤。

白话文翻译

此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愁苦与思念的夜晚。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尽管梦境中仍有春天的影子,却无法消解心中的忧伤。描写中提到的松翠与新鬟,体现了青春的美丽与清纯。东风尚未吹拂,夜色已短,海棠花已凋谢,红妆的美丽背后隐藏着满腔的幽怨。巴山的雨声,令人心惊,暗示着离别的哀伤和思念。秋水涨满,阻隔了归期,诗人孤独地坐在西窗旁,思绪万千。时光荏苒,年华已逝,诗人诉说着对美好芳香的怀念。最后,影子相对,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柔情。

注释

  • 千叠愁痕:形容忧愁重重。
  • 春云掩:春天的云彩遮挡,暗示春天的美好与忧愁的对比。
  • 半规松翠:指青松的色彩,描绘出春天的自然景象。
  • 红妆:指女性的妆容,常用于形容美艳的女子。
  • 巴山:指四川的山脉,诗中提到的雨声,暗示思念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树铮,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为题材,常在诗中融入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使得诗人在创作中倾注了更多的思考和情感。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烛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细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思念。开篇“千叠愁痕”,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沉重的情感氛围中,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心中的忧伤之间的强烈对比。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松翠”、“海棠”等,赋予了情感更多的层次与深度。

特别是“知否巴山,雨声滴滴偷惊眼”,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音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伤与思念。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含蓄而深邃的,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此外,结尾的“影儿相对,休放钗虫,玉纤轻颤”,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柔情的美好,也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微妙。这种情感的细腻与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更具张力,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叠愁痕:形象地呈现出诗人心中的愁苦层层叠叠。
  • 梦回不碍春云掩:梦中仍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但无法摆脱愁苦。
  • 半规松翠掠新鬟:描绘出春天的青松与女子的新发髻,意象清新。
  • 犹记东风未绽:暗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心中依旧留有期待。
  • 步回廊香霏夜短:意指在香气弥漫的回廊中,夜晚时间短暂,令人感到惆怅。
  • 海棠开罢,谁照红妆:海棠花已凋谢,红妆的美丽无人照应,暗含惆怅。
  • 知否巴山,雨声滴滴偷惊眼:巴山的雨声让人惊醒,暗示思念的痛苦。
  • 一池秋涨阻归期:秋水涨满,阻碍了归期,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 弹指年华暗换:时光飞逝,年华悄然更替。
  • 诉灵芬芳怀更远: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思念。
  • 影儿相对,休放钗虫,玉纤轻颤:暗示柔情与心中细腻的情感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叠愁痕”比喻愁苦的深重。
  • 拟人:如“雨声滴滴偷惊眼”,赋予雨声以情感。
  • 对仗:如“影儿相对,休放钗虫”,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愁苦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对爱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影:象征着温暖与孤独的交织。
  • 春云: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短暂。
  • 巴山雨声:代表着思念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千叠愁痕”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期待
    • D. 惊讶
  2. 填空题:诗中“海棠开罢,谁照__”中的空白处应该填什么?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影儿相对,休放钗虫”描绘的是一种快乐的情感。 (对/错)

答案

  1. B
  2. 红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比较徐树铮的《烛影摇红·烛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徐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秋夜 江城子·赏春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蝶恋花·送春 好事近 卜算子 醉落魄/一斛珠 其二 满江红·燕拂危樯 渔家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魁跣 蚊树 三山五岳 包含淬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王主 抗税 外巧内嫉 口字旁的字 研深覃精 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包含虫的成语 病势尪羸 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熊虎之任 云奔之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