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烛影摇红》

时间: 2025-05-11 01:56:36

诗句

波动帘旌,断霞犹殢双鬟影。

女儿三五月如人,人月长相等。

欢恨悠悠未省,转惆怅、风凄露冷。

渐昏绡帐,乍凉金井,何时酒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56:36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波动帘旌,断霞犹殢双鬟影。
女儿三五月如人,人月长相等。
欢恨悠悠未省,转惆怅风凄露冷。
渐昏绡帐,乍凉金井,何时酒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景。帘子随风轻轻摇动,晚霞似乎还在缠绵着那双发髻的影子。女子在这三五的月夜里,如同月亮一般,彼此交映、相互映衬。欢愉与忧愁在心中交错,未能清醒。转眼间,愁绪在风中弥漫,露水渐冷。渐渐地,帐子也变得昏暗,井水也显得凉意十足,不知道何时才能从醉意中醒来。


注释:

  • 波动帘旌:帘子随风摇动。
  • 断霞:指残余的晚霞。
  • 犹殢:依然缠绵。
  • 双鬟影:指女子的发髻影子。
  • 三五月如人:三五的月亮如同人影。
  • 欢恨悠悠未省:愉快与忧愁交织,未能清楚分辨。
  • 惆怅:忧愁、失落。
  • 乍凉金井:金井指的是井水,乍凉意味着刚刚变凉。
  • 何时酒醒:何时能够从醉酒中醒来。

典故解析:

  • 诗中“人月长相等”可以视为月下人影的映衬,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美。
  • “欢恨悠悠未省”体现了诗人对感情复杂的思考,反映了清代士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工于词,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文人们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与细腻描绘的诗作。诗人在夜色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女子的柔情与惆怅。开头的“波动帘旌”让人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柔和,随之而来的“断霞犹殢双鬟影”则增添了一份缠绵的气息。诗中的女子在明月之下,似乎与月亮相互辉映,她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美。

“欢恨悠悠未省”一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欢愉与忧愁交织,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而“渐昏绡帐,乍凉金井”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夜色渐深、露水渐冷的氛围,仿佛是时间的流逝带来了无尽的思绪,令人心生感慨。最终“何时酒醒”一句,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这首诗,袁克文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在诗中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波动帘旌”: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微风的轻柔,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断霞犹殢双鬟影”:晚霞的残影与女子的发影交织,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息。
    • “女儿三五月如人”:月光下的女子如同月亮,暗喻了女性的柔美与孤独。
    • “欢恨悠悠未省”:情感的复杂性在这里被深入探讨,欢愉与痛苦交织。
    • “转惆怅风凄露冷”: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内心情感的波动。
    • “渐昏绡帐,乍凉金井”:夜色渐深,环境的冷清暗示着孤独感的加重。
    • “何时酒醒”: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情感的释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与月亮相提并论,突显其美丽与孤独。
    • 拟人:通过“欢恨悠悠”来描绘情感的复杂,让情感更具生动性。
    • 对仗: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情景的刻画,探讨了人情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孤独和思念中的感悟,表现了生命中的欢愉与忧愁。


意象分析:

  • 帘旌:象征着轻柔与宁静的夜晚。
  • 断霞:代表着美好的事物的逝去。
  • 双鬟影: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孤独。
  • 三五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金井:寓意着内心的深邃与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波动帘旌”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风平浪静
    • B. 微风轻拂
    • C. 狂风暴雨
    • D. 寒风刺骨
  2. “欢恨悠悠未省”中的“欢恨”指的是什么?

    • A. 喜悦与愤怒
    • B. 欢愉与忧愁
    • C. 爱情与友情
    • D. 期待与失望
  3. 诗的最后一句“何时酒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爱情的执念
    •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燕子楼》

诗词对比

  • 袁克文的《烛影摇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袁克文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即事二首 偶书 春晚 春日 春晴 荆州之川日江日汉日沱潜日三虀其泽日云梦汉 和王才鼎怀钱塘 十月初梦寄良嗣诗三句云相思一载馀身共远梦 拟为孙立之谢 其一 和方景南乍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追北 巾字旁的字 万全之策 汾阳 露宿风餐 臣字旁的字 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铜柱 曲眉丰颊 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席 炊鲜漉清 出门如宾 弋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腾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