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5:14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
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我年少时从不吃蚂蚁做的食物,等到年老时才得意地品尝漆园的美味。
在监狱中已经失去了儿时的面容,怎能忍心去乞求与兵士作伴呢?
本诗中提到的“蚁丘浆”与“漆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蚁丘是贫困、艰难的象征,而漆园则代表富贵、荣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反映出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态变化。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以清新、潇洒著称,擅长山水、咏物诗。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后,诗人开始回忆过去,感叹岁月流逝与生活的变迁。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描绘了诗人从少年到老年的心路历程。前两句提到的“蚁丘浆”与“漆园”,分别象征着贫困与富贵,体现了诗人在年轻时的清贫与年长时的得意。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人们在年轻时或许会经历艰难困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也会有所改变。
而后两句中,“监中已失儿时面”则突显了岁月的无情,令诗人感到失去的遗憾。最后一句“忍能乞与兵作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自身身份的无奈。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复杂感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蚁丘浆”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困
c) 自由
诗人在哪个阶段才得意享受“漆园”的生活?
a) 年轻
b) 中年
c) 老年
诗中“监中已失儿时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失去自由
b) 失去青春
c) 失去财富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黄庭坚的这首诗更为内敛,强调内心的感悟与反思,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侧重于对人生的纵情享受。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