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6:29
始焉来此学分弓,定计初筵画诺中。
击楫少能思祖逖,同舟多赖有娄公。
老怀不奈周南滞,佳客今成冀北空。
天上故人如见问,为言憔悴已成翁。
我最初来到这里学习射箭,计划在初次宴会上许下诺言。
划船时少有机会想起祖逖,同舟而行多亏了娄公。
我这把老骨头无奈周南的滞留,良朋如今成了冀北的空荡。
天上的故人若见到我,必定会问我为何憔悴,已经老得像个翁。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贞,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友谊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曾伯送别友人黎漕,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古代士人间的情谊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渗透着深厚的友谊与人生的无奈。首联提到“学分弓”,不仅是对技艺的追求,也象征着对理想的承诺。紧接着提及祖逖与娄公,更是通过历史典故,强化了友谊的珍贵和志向的高远。中间两联则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与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豪情壮志逐渐被现实磨灭,所爱之人也如同云烟般不可捉摸。结尾处的“故人”更是点明了时光的无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老去的无奈。整首诗饱含情感,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
诗词测试:
李曾伯的作品主要描写什么主题?
“老怀不奈周南滞”中的“周南”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祖逖”是什么类型的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曾伯的《甲辰送淮东黎漕趋朝》与杜甫的《送友人》,两者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曾伯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望。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士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