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22:45
三载烟岚在岭陬,
几番清梦到松楸。
每怜老子身关塞,
长忆童时某水丘。
今得归来访渔隐,
不妨高卧老菟裘。
据鞍矍铄成何事,
徒愧平生马少游。
三年来,我在山岭和烟雾中度过,
几次梦到那松树和楸树。
我常常怜惜自己年老困顿,
总是怀念童年时的那座小水丘。
如今得以归来探访渔夫的隐居,
在老旧的衣服里高卧休息也无妨。
骑马时精神焕发又能做什么呢,
只感到羞愧,平生的游历太少了。
李曾伯,字逢辰,号少白,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曾经担任过一些官职,后辞官归隐,生活安静。
此诗写于庚申年七月,作者在经历了三年的山间生活后,怀念童年和渔隐生活,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岁渐老的感慨。
《庚申七月自桂归资寿作》是一首反映李曾伯内心感受的山水诗。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思考。开头两句“三载烟岚在岭陬,几番清梦到松楸”,用“烟岚”与“清梦”描绘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印象与思索。接着,作者以“怜”字表露出对年老的自怜和对童年的怀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最后两句“据鞍矍铄成何事,徒愧平生马少游”,展现了作者对自己年华匆匆的惋惜与自责,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尤其是对游历和经历的自我反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烟岚”主要指什么?
A. 繁花似锦
B. 山间的烟雾
C. 夜空的星辰
D. 河流的波纹
“每怜老子身关塞”中的“老子”指的是?
A. 朋友
B. 自己
C. 父亲
D. 诗人
诗中提到的“水丘”象征着?
A. 忧伤
B. 童年时光
C. 自然的美
D. 生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