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3:38
剑佩声来合玉除,
骐驎烟上暗金铺。
近臣先识天颜喜,
九奏初知昼景舒。
东海为田将几见,
南山称寿已三呼。
欲知帝力今多少,
醉舞行歌塞道涂。
佩剑的声音与玉石的清脆声相合,
骐驎的烟雾升起,仿佛在暗中铺展金色的光辉。
近臣们早已察觉到皇上的欢喜,
九次奏乐才明白昼日的光景如此舒畅。
东海的广阔田野能见到几多,
南山的长寿已被称颂了三次。
想要知道现在皇帝的权力有多少,
不如在这塞外的道路上尽情舞歌。
陈师道(约1040年-约1100年),字仲明,号少华,宋代诗人,通晓诗词、书法和音乐。他的诗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风格清新优雅。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之时,士人们常借诗歌表达对国家富强、皇帝明治的赞美之情。诗中充满了对皇权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兴龙节致语口号》是一首充满庆祝气氛的诗作,通过对皇帝庆典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皇权的热爱与崇敬。诗开篇以“剑佩声来合玉除”引入,既描绘了朝廷的威仪,也暗示了皇权的神圣。接着“骐驎烟上暗金铺”一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盛世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祥和的气氛。
诗中“近臣先识天颜喜,九奏初知昼景舒”,表现出臣子的敏锐与忠诚,面对皇上欢喜的面容,心中自然倍感欣慰,这种情感传递了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同时,作者通过“东海为田将几见,南山称寿已三呼”,展现了辽阔的国土与长久的祝福,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最后两句“欲知帝力今多少,醉舞行歌塞道涂”,不仅表现了对皇权的好奇与赞美,更通过“醉舞行歌”的意象,传达了人们在庆典中尽情享乐的欢愉,象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皇权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敬与赞美,传达了人们对国家繁荣、长寿与美好未来的祝愿,具有强烈的庆祝气氛,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骐驎”是什么象征?
“近臣先识天颜喜”中的“天颜”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醉舞行歌”体现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