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8:07
别威德寺
作者:陈师道 〔宋代〕
三宿城隈寺,轻齎类老禅。
暂来真偶尔,适去更翛然。
笑别留春坞,行寻下濑船。
此身犹断梗,飘泊且随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威德寺的短暂停留和即将离开的情景。作者在城边的寺庙中住了三晚,轻松地背着像老和尚一样的包袱。偶尔来这里,适时又要离开,心情十分悠然。告别时,笑着和春天的坞岸说再见,沿着小河寻找归船。此生宛如断了线的风筝,漂泊不定,随缘而行。
陈师道(约1047年-1108年),字仲明,号静斋,宋代诗人、学者,精通诗文,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
《别威德寺》创作于作者游历过程中,反映了他在寺庙的短暂停留与内心的游离感。诗中表现了他对淡泊名利的追求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恰逢春天的美好时节,使得离别显得更加惆怅。
《别威德寺》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三宿城隈寺”简单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又悠闲的氛围。接下来的“轻齎类老禅”则体现了诗人对清淡生活的追求,带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暂来真偶尔,适去更翛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来去自如的洒脱心情,似乎对人生的短暂与变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告别时的“笑别留春坞”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依恋,而“行寻下濑船”则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最后两句“此身犹断梗,飘泊且随缘”,更是将全诗的主题推向高潮,彰显了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与随和。这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深含哲理,给人以深思与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淡泊名利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在寺庙的短暂停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轻齎类老禅”主要表达了什么?
“此身犹断梗”这一句的意思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1-B; 2-B; 3-B
《别威德寺》和《山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