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5:12
黄牛商,水牛商,驱牛渡淮道路长。
淮天喘热淮月黄,老商爱牛视如伤。
淮民耕稼禾上场,皮角有令恐牛殃。
君不见昨夜官军大索马,牝牡千匹如驱羊。
牛商有黄牛和水牛,他们驱赶牛只渡过淮河,路途漫长。
淮河上空热浪滚滚,月色映照着黄河,老商人对牛的关爱宛如对待亲人一样。
淮民在田间耕作,担心皮毛上的标记会给牛带来灾难。
你看,昨夜官军大规模索马,牝马与牡马成群,犹如驱赶羊群一般。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士奇,号澹庵,元代诗人和书法家。他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而闻名。
《牛商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诗中描绘了牛商的辛苦与对牛的深情,反映了当时商业活动的艰辛及农民生活的困境,也折射出对官府强征行为的无奈与批判。
《牛商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描绘了牛商在炎热的淮河边,驱赶牛只渡河的场景,展示出一种辛勤劳作的气氛。诗中通过对牛的描写,展现了牛商与牛之间情感的深厚,表现出商人对生计的无奈与对牛的珍惜。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也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
诗的开头,通过“黄牛商,水牛商”的对仗,迅速引入主题,展现出牛商的繁忙。接着描写“淮天喘热淮月黄”,生动刻画了天气的炎热,营造出一种压迫感。老商人对牛的关爱则展现了人性的一面,突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而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提到官军的征马行动,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动荡。诗的末尾形成强烈的对比,牛商的辛苦与官府的强权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描绘牛商的艰辛和对牛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公,表达了对生计的无奈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诗中提到的“牛商”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农民
B. 商人
C. 官军
D. 渔民
诗中“淮天喘热淮月黄”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A. 寒冷
B. 炎热
C. 雨天
D. 风和日丽
诗人对官军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称赞
B. 无所谓
C. 批判
D. 赞同
《牛商行》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均描绘了劳动者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前者侧重于牛商与牛的情感联系,后者则通过卖炭翁的生活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切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