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03:03
我寻三十高僧阁,还有支郎第一流。
湖上风烟留晚照,山中草木带边秋。
水晶宫开碧菡萏,金粟堆呼黄栗留。
马题诗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我在寻找那三十高僧所居的阁楼,还有那位出众的支郎。
湖面上,晚霞映照着风烟,山中草木也显现出秋天的气息。
水晶宫中盛开着碧绿的荷花,金色的栗子堆积在一旁。
马题的诗寺,这里有行人相比较于岘山的游览。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景贤,号阮亭,元代诗人、书法家,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及书法。其作品风格多样,融诗、词、曲于一体,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高僧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首句“我寻三十高僧阁”引入了高僧的意象,暗示追求精神领域的超越。接着“还有支郎第一流”则体现了诗人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显示出一种对交友的渴望与欣赏。
湖上和山中两句,通过“风烟留晚照”和“草木带边秋”的描绘,展现出晚秋时节的幽美,充满诗情画意。水晶宫的“碧菡萏”与“金粟”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的富饶与和谐美好,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马题诗寺,行人有比岘山游”,不仅展现出诗人对于游览的热爱,也暗示了对比与选择的人生哲学。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赋予读者一种悠远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 | 解释 |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
高僧阁 | 代表智慧与修行 | 向往超脱与精神追求 |
支郎 | 出众的青年,才华横溢 | 友谊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湖上风烟 | 湖面晚霞,幽美的自然景观 | 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草木 | 秋天的景象,季节的变化 | 自然的生命与循环 |
水晶宫 | 美丽的境地 | 理想生活与高雅追求 |
碧菡萏 | 荷花,清新高雅的象征 | 纯洁与美的象征 |
金粟 | 富饶与丰收 | 繁荣与富足的象征 |
诗中提到的“支郎”指什么?
A. 高僧
B. 出众的青年
C. 游客
D. 山中的草木
“湖上风烟留晚照”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早晨的阳光
B. 春天的花朵
C. 晚霞与湖面的美景
D. 冬天的雪景
诗中“水晶宫”象征着什么?
A. 贫困与困境
B. 理想生活的美好
C. 历史遗迹
D. 战争的残酷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意境各有千秋,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