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6:0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6:08:14
感时一首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壮志凌云气食牛,
少年何事苦淹留?
狂歌鸣凤聊自慰,
旧学屠龙良已休。
台阁故人俱屏迹,
闾阎小子尽封侯。
愁来按剑南楼坐,
寥落江山万里愁。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人的豪情壮志,却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心中的烦闷。诗人感叹自己有着凌云壮志,却被现实困住,不得不忍受痛苦的等待。即使歌唱狂歌以解忧,旧日的理想也已不再。曾经的朋友如今都已身居高位,而自己却像一个小子一样徘徊在街头,心中充满愁苦。最后,诗人坐在南楼,面对辽阔的江山,感到无尽的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元代诗人,字景邈,号静斋,原籍浙江。杨维桢的诗风清新,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其作品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心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因时局变化而感到忧虑,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青年不屈不挠追逐理想的渴望。
《感时一首》展现了杨维桢作为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壮志凌云气食牛”道出青年人的豪情壮志,然而紧接着却是“少年何事苦淹留?”的疑问,显示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理想与当前的境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对理想破灭的无奈。
接下来的“狂歌鸣凤聊自慰”一语,表现了诗人试图用歌声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但“旧学屠龙良已休”则表明,曾经的追求和理想已然不再,令人感到无比失落。诗中提到的“台阁故人俱屏迹,闾阎小子尽封侯”,则体现出诗人对身边人的羡慕与自我的反思,感叹自己在权力与地位的游戏中被边缘化。
最后,诗人“愁来按剑南楼坐,寥落江山万里愁”以坐楼观江的方式,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时局变迁、理想破灭时的彷徨与愁苦,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普遍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青年心中的豪情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壮志凌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试图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忧?
诗中提到的“旧学屠龙”寓意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感时一首》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