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45
盐商行
作者:杨维桢 〔元代〕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
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千料舶。
大农课盐析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
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亭丁焦头烧海榷,盐商洗手筹运握。
大席一囊三百斤,漕津牛马千蹄角。
司纲改法开新河,盐商添力莫谁何。
大艘钲鼓顺流下,检制孰敢悬官铊。
吁嗟海王不爱宝,夷吾策之成伯道。
如何后世严立法,只与盐商成富媪。
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数不多。
只今谁补货殖传,绮罗往往甲州县。
人生不愿做万户侯,只希望在淮西赚得盐利。
人生不愿住万金豪宅,只希望盐商的船舶千条。
大农户的盐税如同秋毫般细微,普通百姓不敢争夺一针一刀。
盐商本是贫贱之子,独与王家平起平坐,成为富豪。
亭丁焦头烤海盐,盐商洗手策划运输。
大席上装着三百斤盐,漕运牛马成千上万。
司纲改制开新河,盐商的力量无人能敌。
大船鼓声摇曳顺流而下,谁敢对检制的官员施加刑罚?
唉,海王不爱珍宝,夷吾的策马成就了伯道。
如何后世严立法规,却只让盐商成为富婆。
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的人并不多。
如今谁能补充货殖的传承,绮罗往往在甲州县出现。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伯诚,号阮亭,元代诗人、书法家,是元代著名的山水诗派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百态,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盐商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盐商经济兴盛的时期。盐是当时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盐商在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盐商地位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盐商行》通过描写盐商的生活和地位,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刻洞察。诗人以“盐”为线索,展示了盐商从贱家子到与王家平起平坐的转变,反映了经济利益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诗中前部分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盐商的地位与普通百姓的差距,描绘了盐商在经济活动中的活跃表现。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则引入了社会法律的严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盐商命运的担忧。通过对盐商的描写,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盐商的富裕,而是通过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揭示出社会的复杂性和权力的关系。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该诗的主题是探讨盐商在社会中的地位、经济利益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盐商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对财富的追求。
盐商在诗中被描绘成什么角色?
A. 贫贱之子
B. 富豪
C. 官员
D. 农民
诗中提到的“秋毫”指的是:
A. 盐税微薄
B. 小事
C. 债务
D. 财富
作者对盐商与普通百姓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嘲讽
C. 同情
D. 漠然
《卖炭翁》与《盐商行》都描绘了经济活动中的人物,前者关注的是卖炭者的辛苦与惨淡,后者则描绘了盐商的经济利益与地位。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阶层差异和经济对生活的影响,但角度和情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