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7:40
客至当饮酒二首 其一
作者: 王安石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
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屋子里的人,他在墙阴下安静地读书,怀念与自己生平好友的情谊,尽管他们的家乡相距遥远。诗人拄着拐杖走出门外,虽然他没有马和车,但他并不觉得失落。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有各自的乐趣,谈笑之间却难以相互愉悦。诗人不再寻求古人的思想,只希望与今日的客人共饮美酒,因为时光如同日月般无根而流转。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以“变法”闻名于世,同时在诗词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友人和生活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王安石经历了政治的波折,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人生的感悟有深刻的理解。
《客至当饮酒二首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王安石风格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诗人独处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描绘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展现了隐逸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提及“怀我平生友”,引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在“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一句中,王安石将贫穷与富贵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总是愉快的,这反映了他对世俗交往的批判与思考。最后一句“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与友人共饮的珍贵时刻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王安石既有的哲思与对友情的执着,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山水异秦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人的孤独
B. 朋友的远隔
C. 生活的富足
D. 自然的美丽
“岂复求古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古人智慧的追求
B. 对古人思想的否定
C. 对古人生活的怀念
D. 对古人交往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客至当饮酒二首 其一》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