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53:22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鸾去后,洞中白鹤归来,恍然暗惊。吾家渺在瑶京。夜月一帘花影,春风十里松鸣。奈昨梦前尘渐随流水,凤箫歌杳,水长天远,那堪片片飞霞弄晚,丝丝细雨笼晴。正消凝,子规又啼数声。
我倚在高高的亭子里,心中恨意如同芳草,虽然被割尽,却又重新生长。我想起在柳树外青鸾飞去之后,洞中白鹤又归来,心中恍惚,暗自惊讶。我家在遥远的瑶京,夜晚的月光照在窗帘上,花影摇曳,春风拂过十里松林。可惜昨日梦中的往事渐渐随流水而去,笛声悠扬,水长天远,怎能忍受那片片飞霞在黄昏中飞舞,丝丝细雨笼罩着晴空。正当我沉思凝望时,子规又在啼叫几声。
葛长庚,字子云,号青山,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八六子》是葛长庚对秦少游词的一种戏改,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这首《八六子》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叹。开头的“倚危亭”便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作者在亭中凭栏而立,情感随着景物而流淌。词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惋惜,尽管经历了种种苦楚,但情感却依然顽强地生长。
接着,词人通过描绘“柳外青鸾去后”和“洞中白鹤归来”,展现了时光流逝后依旧存在的希望与美好。此处的青鸾与白鹤,分别象征着自由与高洁,词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夜月一帘花影,春风十里松鸣”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最后,词人感慨“奈昨梦前尘渐随流水”,表现出对过去的伤感与对未来的迷茫,而“子规又啼数声”则在结尾之处再次引发读者对离愁别绪的共鸣。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葛长庚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主题思想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永恒,揭示出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珍贵。
诗中“恨如芳草”的意思是:
A. 恨意如草般茂盛
B. 恨意已消失
C. 恨意如花般娇艳
答案:A
“吾家渺在瑶京”中的“瑶京”指的是:
A. 现实的家
B. 理想的境界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词中“子规又啼数声”象征着:
A. 喜悦
B. 离别的哀伤
C. 期待重逢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