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1:40
念我东皇大帝儿。是操觚弄翰之职。飞落尘寰,似此度,算应希。向这里。安能便策景御气。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纵便有铢衣,已失眉峰翠。看看皓首,瞒不过镜台儿。除是去青松下碧云底。
想念我东皇大帝的儿子啊,您是负责操持文笔之事的。您飞落人间,像这样的情景,实在是难得。往这边看,怎么能轻易地驾驭那美好的气质呢?脸上满是灰尘,身上沾满泥土,像千河的流水一般,您让我如何洗净呢?即使穿上金银华服,也已失去那眉头的翠色。看看自己白发苍苍,瞒不过镜子里映出的样子。除非去青松下、碧云底下寻求清净。
葛长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状态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文人墨客纷纷追求个性和表现自我的时期。葛长庚通过对东皇大帝的追念,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反思,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菊花新·念我东皇大帝儿》通过对东皇大帝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东皇大帝象征着理想与崇高,而诗人自述的“灰头土面”则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描绘自己的境遇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千河水”暗示着人生的污浊与不堪,而“铢衣”则代表物质的富贵却无法掩盖内心的苍老和失落。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在追求真理与自我认知过程中的挣扎与迷惘。尤其是最后一句“除是去青松下碧云底”,更是将诗人的渴望寄托在自然的宁静与清新之中,表现出一种对归属感和安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怀念理想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菊花新·念我东皇大帝儿》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葛长庚
D. 白居易
答案:C
诗中提到的“灰头土面”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风尘仆仆
B. 年老失落
C. 声名显赫
D. 自信满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青松下碧云底”象征着什么?
A. 理想的归宿
B. 现实的困境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自我放逐
答案:A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葛长庚更侧重于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而辛弃疾则更多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激情澎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