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1:02
久雨薪炭食饮俱不继戏作
陆游 〔宋代〕
泽国春饶雨,书生老益贫。
固难夸练炭,亦岂择劳薪。
盐尽才供暮,醯微尚恼邻。
人嗤信书误,痴绝望常珍。
春天的雨水在水泽之地丰沛,读书人的年纪渐渐大了,生活却愈加贫困。
即便是炭火的收入也难以夸耀,难道我还能挑选薪柴吗?
盐已经用尽,勉强供给晚餐,醋的滋味微微还让邻居不快。
人们嘲笑我相信书本的错误,痴迷于绝望的情绪,却仍然珍惜着这份情感。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生活的困窘,风格多样,尤以律诗和词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运衰微,个人生活困顿。诗中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真实感受,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反思。陆游在这一时期的诗作多表现出负重前行的精神和对过去理想的追忆。
陆游的《久雨薪炭食饮俱不继戏作》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困境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泽国春饶雨,书生老益贫”通过描绘丰沛的春雨与自己贫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身处繁华却依然困顿的无奈之感。诗人直面生活的残酷,写出“固难夸练炭,亦岂择劳薪”,不仅展示了自己在炭火收入上无从自夸的窘境,也暗示了对于生存压力的无奈接受。
中间的“盐尽才供暮,醯微尚恼邻”再一次强调了生活的拮据与困扰,即便是最基本的调味品都显得奢侈,连邻居也因自己的窘迫而感到不快,诗人由此引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显示出生活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最后一句“人嗤信书误,痴绝望常珍”则是对自身境遇的自我解嘲,虽然被人嘲笑,但仍然珍惜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展现了诗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既是对个人困境的真实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个人在社会变迁和时代压力下的无奈与挣扎,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体验和对书本理想的反思,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坚韧与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书生”指的是:
A. 读书的人
B. 农民
C. 商人
D. 武将
“盐尽才供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生活富裕
B. 生活困窘
C. 生活充满希望
D. 生活闲适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乐观向上
C. 无奈与反思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陆游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能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