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8:09
乙夜纳凉
作者:陆游 〔宋代〕
幽人新制葛衣成,
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
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
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
故应高枕到窗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幽静的人在夏夜中纳凉的情景。诗人穿上新制的葛衣,轻盈的藤冠让他感到凉爽。庭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月光洒落在地上,他慢慢拄着手杖,听着蝉鸣。微风轻拂,感觉有些凉意,他便想用纨扇扇风。微微醉意又何妨呢?他把酒倒入玉罂中,自在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八尺的风轻轻波动,让人感到酣然入睡,正因如此,他高枕而卧,窗明月清。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沉郁见长,尤其擅长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情感。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挫折,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乙夜纳凉》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沦陷,社会动荡。虽然身处逆境,陆游仍然渴望宁静的生活,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夏夜纳凉场景,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乙夜纳凉》是一首描绘夏夜宁静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悠闲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恬淡的心境。开篇以“幽人新制葛衣成”,点明了诗人自己身处的环境,葛衣和藤冠的轻便,象征着他在炎炎夏日中的清凉与舒适。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庭院的月色与蝉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中“微凉便欲疏纨扇”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微风中感受到的凉意,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小醉何妨倒玉罂”则流露出诗人的洒脱与豁达,饮酒消愁,陶醉于当下。这种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洒脱的心态,正是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渴望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夜宁静生活的热爱,追求一种恬淡、清新的心境,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人穿的衣服是什么材质的?
a) 麻
b) 葛
c)丝
答案:b) 葛
诗中提到的“藤冠”代表什么?
a) 重的帽子
b) 轻盈的帽子
c) 传统的帽子
答案:b) 轻盈的帽子
诗人如何形容庭院的状态?
a) 嘈杂
b) 净扫
c) 混乱
答案:b) 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