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4:26
早春钱塘湖晚眺
作者: 张祜 〔唐代〕
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
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
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
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
夕阳西下,映照着林间的小坡,我轻轻抚摸着衣襟,眺望前方的踪迹。
微波荡漾,水流缓缓地回到岸边,残留的雪映衬着高耸的山峰。
我仰望天空,浩瀚无垠,俯视树木,层层叠叠。
不妨问问真实的境界,昨夜西山的钟声。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活跃于中晚唐。其诗歌多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早春,正值钱塘湖附近的自然景色转变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早春钱塘湖晚眺》是一首描绘早春时节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作者在晚霞映照下,面对春日景色的深刻感受与思考。首句“落日下林坂”描绘了日落时分,林间小坡的宁静,给人一种温暖而恬静的感觉。接下来“抚襟睇前踪”则表现了诗人的悠闲与思索,轻抚衣襟,仿佛在与大自然亲密对话。
“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描绘了湖水轻轻流动的景象,残雪与高峰相映成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冬天遗留的痕迹。这里的意象强烈,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紧接着“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更是通过仰望天空与俯视树木的对比,展现了天地间的广阔与深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开阔。
最后一句“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则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什么才是真实的境界,昨夜的钟声似乎在提醒他思索生命的意义。这种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邃与自然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春天的渴望,同时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抚襟睇前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伤感
B. 悠闲与思索
C. 兴奋
“残雪明高峰”中的“残雪”象征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自然的变化
诗人通过“聊当问真界”想表达什么?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早春钱塘湖晚眺》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