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0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05:17
犹来吴越尽须惭,
背德违盟又信谗。
宰嚭一言终杀伍,
大夫七事只须三。
功成献寿歌飘雪,
谁爱扁舟水似蓝。
今日雄图又何在,
野花香径鸟喃喃。
即使今天来到吴越,也应感到羞愧,
因为背叛了道义,违背了盟约,听信谗言。
宰嚭一句话最终杀了伍子胥,
大夫的七件事,只需三件就能成事。
功成之后献寿的歌在雪中飘荡,
谁愿意爱那扁舟,水面如蓝。
今日的雄图又在哪里呢,
只有野花香径和鸟儿在喃喃细语。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字子华,号岐白,晚号“白头翁”。他以诗风清新、语言流畅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道义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
贯休的《读《吴越春秋》》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吴越的历史故事,揭示了权力、谗言和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头的“犹来吴越尽须惭”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此时此刻的悔恨与不安,接着提到的宰嚭和伍子胥,生动地展示了权臣利用谗言进行权力斗争的残酷。诗人用“功成献寿歌飘雪”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暗示功成名就却难以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谁爱扁舟水似蓝”一语,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似乎在问,真正值得追求的是什么?最后两句“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更是将思绪引向未来,感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历史故事映射现实,探讨道德、权力与人性的关系,最终引发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宰嚭是以什么方式致伍子胥于死地的?
“功成献寿歌飘雪”中,“飘雪”意指什么?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