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9:13
时人谁识老聋丞,
满口常谈杜少陵。
俗辈众多吾辈少,
素交零落利交兴。
权门炙手炎如火,
诗社投身冷似冰。
堪笑皇天无老眼,
相知赖有竹林僧。
时人有谁能认识我这个年老的聋丞呢?
我满口常常谈论杜甫的诗。
世俗之人众多,而我这一辈却很少,
往日的朋友也渐渐疏远,唯有利益交往日益兴旺。
权贵之家如火般炙热,
而诗社的气氛却冷得像冰一样。
可笑的是,老天没有长眼,
能让我相识的,只有那竹林中的僧人。
戴复古,字希周,号复古,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和人生。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权贵横行的时期,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于权力、友情与个人道德的思考。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作者自谦地称自己为“老聋丞”,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仿佛在说自己在世俗的纷扰中无人问津。接着,他提到杜甫,反映出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俗辈众多吾辈少”,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世俗交往的失望与无奈,强调了当时社会中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少之又少。
通过“权门炙手炎如火,诗社投身冷似冰”的对比,诗人揭示了权力与文人之间的冷淡关系,权贵之家热闹非凡,而诗社却显得冷清,反映出诗人对当下文人处境的无奈与悲哀。最后一句“相知赖有竹林僧”,则体现出诗人对于理想友谊和精神寄托的渴望,竹林僧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权力与理想、世俗与真情进行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揭示了权力与人际关系的冷漠,表现了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杜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权门炙手炎如火”暗示了什么?
A. 权力的吸引力
B. 文人的热情
C. 友情的温暖
D. 自然的美好
“相知赖有竹林僧”中,竹林僧象征什么?
A. 权贵
B. 真正的朋友
C. 俗人
D. 诗社成员
可以对比戴复古与杜甫的作品,尤其是在对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反思上,两者都展现了文人的困境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