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6:05
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
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
夕阳落下,碧绿的江水静谧无声,荷花在水面上轻声吟唱,清幽而闲适。再去寻找花朵开放之处,借着明月的光辉,划过前方的水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字子安,号元居,晚号贯休,晚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幽、洒脱,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借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描绘的宁静江水和荷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晚望》通过简单的几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晚景。诗的开头“落日碧江静”便勾勒出夕阳西下,江水静谧的画面。接着“莲唱清且闲”则赋予了这个场景生机,荷花在水中轻声吟唱,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悠闲与宁静。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继续探索和向往。月光的映衬让整个画面更显得柔和与梦幻,展示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闲适状态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莲唱清且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闲适
C. 激动
答案: B
“借月过前湾”中的“月”寄托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温暖与柔和
C. 怨恨
答案: B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风暴
B. 宁静的江水与夕阳
C. 繁华的市景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以及贯休的诗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