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晚望》

时间: 2025-04-26 05:46:05

诗句

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

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6:05

原文展示:

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
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

白话文翻译:

夕阳落下,碧绿的江水静谧无声,荷花在水面上轻声吟唱,清幽而闲适。再去寻找花朵开放之处,借着明月的光辉,划过前方的水湾。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日:夕阳,太阳下沉。
  • 碧江:形容江水清澈、碧绿的样子。
  • :指荷花,常生于水中,象征纯洁。
  • :吟唱,歌唱。
  • 清且闲:清幽宁静且闲适。
  • 更寻:再去寻找。
  • 花发处:花盛开的地方。
  • 借月:借用月光。
  • 前湾:前方的水湾。

典故解析:

  • 荷花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古人常以“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荷花的纯洁。
  • “借月”暗示了月光的柔和和自然的美,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字子安,号元居,晚号贯休,晚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幽、洒脱,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借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描绘的宁静江水和荷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晚望》通过简单的几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晚景。诗的开头“落日碧江静”便勾勒出夕阳西下,江水静谧的画面。接着“莲唱清且闲”则赋予了这个场景生机,荷花在水中轻声吟唱,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悠闲与宁静。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继续探索和向往。月光的映衬让整个画面更显得柔和与梦幻,展示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碧江静”:描绘日落时分,江水静谧无声,营造出一种安静、悠闲的氛围。
  • “莲唱清且闲”:荷花在水面上轻声吟唱,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更寻花发处”: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表现出一种探索的精神。
  • “借月过前湾”:运用月光的美丽,给自然景色增添了一层梦幻的色彩。

修辞手法:

  • 对比:日落与江水的静谧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感觉。
  • 拟人:将荷花拟人化,赋予其“唱”的动作,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意象:月光与江水的结合,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闲适状态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碧江:象征宁静与纯洁的心境。
  • :象征高洁与优雅。
  • :象征明亮与柔和,常用于表达温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莲唱清且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闲适
    C. 激动
    答案: B

  2. “借月过前湾”中的“月”寄托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温暖与柔和
    C. 怨恨
    答案: B

  3.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风暴
    B. 宁静的江水与夕阳
    C. 繁华的市景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贯休的《晚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贯休更强调闲适的心境,而王维则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流露出一丝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以及贯休的诗歌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和子华兄清洛阻风 观安公亭戏呈观文主人 曾通直见惠风琴 送子华兄辞家后还都 孤雁 公孙孝子 公美侍郎赋诗见诒次韵答谢 赋永叔家白兔 服除送兄弟还都 芙蓉五绝呈景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犬旁的字 贵远贱近 弛仗 低眉下首 劳民伤财 浅结尾的成语 王水 赤字旁的字 包含反的成语 内圣外王 流风遗烈 竚立 麻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更姓改名 醇精 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