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9
作者:贯休 〔唐代〕
是是非非竟不真,桃花流水送青春。
姓刘姓项今何在,争利争名愁杀人。
必竟输他常寂默,只应赢得苦沈沦。
深云道者相思否,归去来兮湘水滨。
这世间的是非曲直终究不真实,桃花流水送走了青春。
姓刘姓项的那些人现在在哪里呢?为了争名夺利而愁苦不已。
最终还是输给了那些常年寂寞的人,得到的只是苦涩的沉沦。
那深云之中的道士,你是否也在思念?快回去吧,回到湘水的岸边。
贯休(公元830年-912年),字德修,号贯休,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写山水和咏怀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贯休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名利的思考,以及对道侣的怀念。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人世的纷扰感到无奈,借道教的思想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通过对“是是非非”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开篇即以否定的口吻揭示世事的不真,表现出诗人对世界的失望。接着,诗人用“桃花流水”来象征青春的逝去,令人感慨万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名利争夺的无奈和对情感的追寻。最后,诗人转向对道侣的思念,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归隐自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蕴丰富,让人在感慨人生的同时,也引发对自我价值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名利的反思与对道侣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寻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是是非非”在诗中指的是:
A) 真实的事情
B) 纷扰的争论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然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姓刘姓项”代表:
A) 诗人的朋友
B) 历史上的权臣
C) 一种生活方式
D) 诗人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归去来兮湘水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隐逸生活
C) 家庭
D) 事业
贯休《偶作因怀山中道侣》与王维《山居秋暝》均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但贯休更倾向于对人生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两首诗在意境上互相辉映,却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