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二和)》

时间: 2025-04-27 13:07:31

诗句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_,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翦裁余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31

原文展示

刘克庄的《念奴娇(二和)》原文如下: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翦裁余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与英俊之士一同游玩,回忆往昔的富贵与荣耀,谁能记得这些呢?从道理的角度来看,叹息人生如同寄居,家不过是旅馆。让我教女仆煮些简单的羹汤,叫奴仆去种韭菜,聊以打发这快要失去的牙齿。我的草堂虽小,却是我百年栖息的地方。年末时笔墨枯竭,缺少花香,翻找怀中的残锦,裁剪剩余的几片。我的腰脚已经麻木,赐给我灵寿的杖,也难以支撑我起来。与朋友的交往已然断绝,名字与姓氏也都改变,黄昏时分独自走在空山里。老儋再次出现,不知他是哪个家族的孩子。

注释

  • 游英俊:指与才俊、英俊之士交游。
  • 如寄:人生如同寄宿,意指短暂和无常。
  • 羹藜:一种简单的汤,象征清淡的生活。
  • 草堂:隐居的地方,代表诗人归隐的生活。
  • 岁晚笔秃:年末时文思枯竭。
  • 灵寿杖:寓意长寿的拐杖,暗示身体的衰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光祖,号白沙,南宋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尤其擅长豪放派的词作。刘克庄在诗词中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念奴娇(二和)》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的衰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繁华的追忆。

诗歌鉴赏

《念奴娇(二和)》是一首感慨人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并游英俊”引入,回顾过去的辉煌与豪情,但随即转向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显示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词中“教婢羹藜,课奴种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接受与适应,象征着对物质追求的放下与内心的平静。他在草堂中栖息,虽然环境简朴,却能找到一丝安宁。“岁晚笔秃无花”,更是体现了诗人创作的艰难与思绪的枯竭。

此外,诗中对交游的绝望和对身份的淡漠,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新审视,及对社会变迁的无奈感。最后,诗人以景抒情,在黄昏的空山中独行,表达了孤独与沉思,令人深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并游英俊:与英俊之士交游,表现出昔日的荣耀。
  2. 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回忆曾经的富贵,感慨无人记得。
  3.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从理性的观察看,人生短暂如寄宿。
  4. 家如旅邸:家不过是暂时的栖息之所。
  5.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教佣人做简单的羹汤,叫奴仆种韭菜,体现生活的简朴。
  6. 聊诳残牙齿:以此打发时间,象征年老的无奈。
  7. 草堂绵,百年栖托于此:草堂是百年栖息之地,体现对隐居生活的归属感。
  8. 岁晚笔秃无花:年末时文思枯竭,缺少灵感。
  9. 探怀中残锦,翦裁余几:翻找怀中破旧的锦缎,裁剪剩余的几片,象征对过往的追忆。
  10.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身体的虚弱,甚至连灵寿杖也难以支撑。
  11.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与朋友的交往断绝,身份的变迁。
  12. 日暮空山里:黄昏时分孤独地走在空山中。
  13.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老儋再次出现在眼前,却不知道他来自哪个家族,表现出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淡漠。

修辞手法

  • 比喻:“人生如寄”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岁晚笔秃无花”赋予时间以人的特征,表现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交游、家庭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诗人用简朴的生活和孤独的心境,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俊:象征才华与荣耀。
  • 羹藜、韭菜:代表生活的清淡与朴素。
  • 草堂:隐居的象征,体现归属感。
  • 灵寿杖:象征长寿与衰老。
  • 空山: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富贵荣华
    B. 人生无常
    C. 友谊的重要
    D. 田园生活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象征着诗人对__生活的接受。

  3. 判断题:诗中“岁晚笔秃无花”表达了诗人写作灵感的丰富。(对/错)

答案

  1. B
  2. 简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而苏轼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与壮丽河山的怀念。两者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刘克庄的诗更显得沉重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无害弟生朝作)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虞美人(春怀)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 如梦令(前题) 新月应制 南水村 虚空无内外,事理有短长。顺则成菩提,逆则成烦恼。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大道在目前,更于何处讨。 寄宜阳兄弟 待渡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楚的成语 鼷鼲 口说无凭 治害 伯玉知非 兴灭继绝 广字头的字 活气 攴字旁的字 包含稔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凡虫 馬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一览而尽 酒地花天 高下在手 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