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答袁卿相子一首》

时间: 2025-04-26 14:40:23

诗句

百篇端可补诗亡,形秽何堪在玉傍。

方苎萝山尤觉艳,入旃檀国不知香。

一枝我欲簪蓬葆,七字君宜和柏梁。

卧雪家风要人继,莫因摇落便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0:23

原文展示

又答袁卿相子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百篇端可补诗亡,形秽何堪在玉傍。
方苎萝山尤觉艳,入旃檀国不知香。
一枝我欲簪蓬葆,七字君宜和柏梁。
卧雪家风要人继,莫因摇落便凄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坚守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百篇端可补诗亡”,意味着即使有很多诗作也无法弥补诗歌的损失;“形秽何堪在玉傍”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接着,诗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强调了诗意与生活的交融。最后,提到“卧雪家风要人继”,意指希望后人能继承良好的家风,不因外界的摇动而感到凄凉。

注释

  • 百篇:指许多诗作。
  • :完全,充分。
  • 形秽:形象丑陋,指诗作的质量差。
  • 玉傍:与美好事物相伴。
  • 方苎萝山:指一种山的名称,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 旃檀国:指一种香木,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 簪蓬葆:用蓬葆草做的簪子,象征着诗人的情感。
  • 七字君:指与柏梁的七言诗相和。
  • 卧雪:形容家风如雪般纯洁。
  • 摇落:比喻外界的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忠,号竹溪,晚号梦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袁卿相子(袁枚)交往中写成的,反映了作者对诗歌创作和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又答袁卿相子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百篇端可补诗亡”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尽管有许多作品,依旧难以弥补诗意的缺失。这种感觉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许多人在创作中感到迷茫和焦虑。接下来的“形秽何堪在玉傍”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珍视,诗人感叹即使在美丽的环境中,也难以容忍丑陋的存在。

在自然描写上,诗中提到了“方苎萝山”和“入旃檀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超越自我,达到一种内心的和谐。

而最后几句则引导出诗人对家风和后代的期望,“卧雪家风要人继”,表明了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抒情和哲理之间游走,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篇端可补诗亡:即使创作了很多诗篇,也无法弥补诗歌失去的美好。
  2. 形秽何堪在玉傍:丑陋的形象怎能在美玉旁边存在,表现了对美的渴望。
  3. 方苎萝山尤觉艳:在美丽的苎萝山中,诗人感受到更加鲜艳的色彩。
  4. 入旃檀国不知香:即使身处香气四溢的旃檀国,也难以体会其中的芬芳。
  5. 一枝我欲簪蓬葆:诗人想用一枝蓬葆草作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6. 七字君宜和柏梁:希望与朋友共同创作七言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7. 卧雪家风要人继:希望后代子孙能继承良好的家风。
  8. 莫因摇落便凄凉:即使遭遇动荡,也不要因此感到悲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傍”与“蓬葆”比喻美与丑的对比。
  • 对仗:如“百篇端可补诗亡”和“形秽何堪在玉傍”,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象征:山和香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美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家风的重视,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苎萝山:象征自然美,代表诗人的理想追求。
  • 旃檀国:象征高尚和优雅,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蓬葆:象征自然与纯净,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 柏梁:象征诗歌的和谐与友谊。
  • 卧雪:象征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美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篇端可补诗亡”这句诗的意思是: A. 诗歌创作无止境
    B. 许多诗作无法弥补失去的诗意
    C. 诗人对诗歌不感兴趣

  2. 诗中提到的“方苎萝山”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美丽的自然景观
    C. 个人的孤独

  3. “卧雪家风”强调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重视传统与家风
    C. 对外界的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但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而刘克庄的这首则更显沉思与内省。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社会与历史,强调责任与家国情怀,但风格更为沉重,刘克庄的诗则更具哲理性和温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老态 病中作 或遗以两大瓢因寓物外兴 闭户 三峡歌 即事 乙丑重五 龟堂杂兴 初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梁携手 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东差西误 士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衿带 齐烟九点 指点江山 顺上 为期不远 只重衣衫不重人 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包含甩的词语有哪些 匠笔 折文旁的字 湛湛青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