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0:23
又答袁卿相子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百篇端可补诗亡,形秽何堪在玉傍。
方苎萝山尤觉艳,入旃檀国不知香。
一枝我欲簪蓬葆,七字君宜和柏梁。
卧雪家风要人继,莫因摇落便凄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坚守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百篇端可补诗亡”,意味着即使有很多诗作也无法弥补诗歌的损失;“形秽何堪在玉傍”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接着,诗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强调了诗意与生活的交融。最后,提到“卧雪家风要人继”,意指希望后人能继承良好的家风,不因外界的摇动而感到凄凉。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忠,号竹溪,晚号梦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是在与袁卿相子(袁枚)交往中写成的,反映了作者对诗歌创作和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刘克庄的《又答袁卿相子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百篇端可补诗亡”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尽管有许多作品,依旧难以弥补诗意的缺失。这种感觉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许多人在创作中感到迷茫和焦虑。接下来的“形秽何堪在玉傍”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珍视,诗人感叹即使在美丽的环境中,也难以容忍丑陋的存在。
在自然描写上,诗中提到了“方苎萝山”和“入旃檀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超越自我,达到一种内心的和谐。
而最后几句则引导出诗人对家风和后代的期望,“卧雪家风要人继”,表明了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抒情和哲理之间游走,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家风的重视,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
“百篇端可补诗亡”这句诗的意思是:
A. 诗歌创作无止境
B. 许多诗作无法弥补失去的诗意
C. 诗人对诗歌不感兴趣
诗中提到的“方苎萝山”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美丽的自然景观
C. 个人的孤独
“卧雪家风”强调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重视传统与家风
C. 对外界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