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31
又三首
作者: 刘克庄
莫惜倾囊更典衣,繁华尤诧送神时。
不惟宝髻修容出,亦有银钗跣足嬉。
但见春城催画角,何曾夜市拥牙旗。
遨头清偷君毋怪,畴昔书囊在殿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繁华生活的珍惜与享受。不要吝惜花费一切去换取华丽的衣物,在这个春天的时节,依然感到惊讶于送别神灵的场面。不仅仅是那宝贵的发髻修饰了容颜,还有那银钗和赤足的嬉戏。只见春城急促吹响的号角声,怎会有人在夜市上拥挤着牙旗。远游之际,若有不妥之处请不要怪我,毕竟我曾经在书房中潜心读书。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天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上兼具豪放与细腻。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刘克庄在诗中通过对繁华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以清新活泼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开篇即以“莫惜倾囊更典衣”表明作者乐于花费金钱享受生活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接着,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春城的热闹与繁华,唤起读者对生动场景的想象。
诗中“宝髻修容出,亦有银钗跣足嬉”的描写,表现出女性在春日中打扮得花枝招展,赤足嬉戏的自由态度,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同时,诗人通过“但见春城催画角”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来临与节日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息。最后一句“畴昔书囊在殿帷”则透露出诗人对曾经读书时光的怀念,体现出对知识的敬重与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繁华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深沉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倾囊”是什么意思?
A. 吝惜花费
B. 大胆花费
C. 不在乎金钱
D. 借用衣服
“宝髻修容出”中的“宝髻”可以理解为:
A. 美丽的衣服
B. 装饰的发髻
C. 银钗
D. 节日的旗帜
诗人对“书囊”的怀念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学问的珍视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D. 对过往的否定
对比刘克庄的“又三首”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享受与对繁华的珍惜,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