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5:20
恩赐残骸得返耕,孤臣安敢厌承明。
羊肠曾有单车覆,牛背那无一笛横。
俗子休疑眉宇异,痴人错望耳毫生。
老身虽厄心常泰,听取商歌绕屋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感慨。诗中提到,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感激当年所赐的土地,能够回归耕作。身为孤独的臣子,怎敢对明君有所厌倦?即使羊肠小路上曾见单车经过,牛背上也不乏悠扬的笛声。世俗之人不应怀疑我的眉宇间有何异样,痴人更不该错把耳边的声音当作虚幻。尽管老年生活艰难,内心却依然宁静,乐于倾听周围的商歌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明,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官职。刘克庄的诗风以清新活泼著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士人困苦的时代。刘克庄身为孤臣,面临政治局势的压迫,表达了对明君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书感》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的坚持。诗的开头提到“恩赐残骸得返耕”,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却仍心怀感激的心态。诗中“孤臣安敢厌承明”的句子,强调了作者对明君的忠诚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德。接下来的“羊肠曾有单车覆,牛背那无一笛横”,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形成了与政治局势的鲜明对比。
在后面的“俗子休疑眉宇异,痴人错望耳毫生”中,作者通过对世俗人见解的指责,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清白与坚定。最后两句“老身虽厄心常泰,听取商歌绕屋声”,表现了尽管遭遇困境,内心仍能保持宁静与愉悦,感受生活的美好。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正是作者想要传递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命运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坚持,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态度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臣”是指谁?
A. 忠诚的臣子
B. 反叛的士人
C. 普通百姓
D. 外国使者
诗中提到的“羊肠”象征什么?
A. 生活的顺利
B. 生活的艰辛
C. 自然的美好
D. 良好的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听取商歌绕屋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