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17
送文英大师
屈指平阳别社莲,
蟾光一百度曾圆。
孤云自在知何处,
薄宦参差亦信缘。
山郡披风方穆若,
花时分袂更凄然。
摇鞭相送嘉陵岸,
回首群峰隔翠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英大师的送别之情。
时光荏苒,平阳的莲花社已经分别,
月光照耀下,曾经圆满的月亮又一次显现。
似孤云般自由自在,不知它飘向何方,
即便是薄弱的官宦生涯,也充满了缘分的信仰。
山中的风景披着清风,显得格外宁静,
而花开的时节,分别时却显得更为凄凉。
我在嘉陵江岸摇鞭送你,
回首之间,群峰在青烟中模糊可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到的“蟾光”,可追溯到古代对月亮的诗意描绘,常用来表达思念与别离的情感。古人相信月亮的圆缺代表着人生的起伏。因此,诗人以月光的变化来映射人生的聚散离合。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地方,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结合,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告别。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文英大师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与祝福。背景也反映出当时士人间的深厚友谊与文人风骨。
《送文英大师》是一首描写送别的诗,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调,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感。开篇以“屈指平阳别社莲”引入,既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的“蟾光”则象征着思念与离愁,月亮的圆缺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接着,孤云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
后半部分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山郡的宁静与花开的悲凉,让人感受到分别的凄美。“摇鞭相送”生动地刻画了送别的场景,回首间的“群峰隔翠烟”,则寓意着友谊的深远与难以割舍的情感。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性与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分别的叙述,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屈指平阳别社莲”中的“屈指”指的是什么?
“蟾光一百度曾圆”中的“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孤云”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送文英大师》和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现了相似的送别主题,但风格有所不同。刘兼的诗更为细腻,情感真挚,而李白则显得更加豪放,情感奔放。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