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时间: 2025-05-01 18:36:52

诗句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6:52

原文展示: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石室先生清兴动,
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
留与诗人发吟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幽静的石室中,老师的清雅兴致激发了我,笔尖纵横如飞的小凤。借助你高明的意境,我描绘了竹子,希望能留给诗人们吟诵和讽刺。

注释:

  • 石室:指隐居的地方,常用以形容清幽的环境。
  • 清兴:清雅的兴致或情趣。
  • 小凤:比喻笔势,形容笔法灵动飞扬。
  • 篔簹:竹子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竹子。
  • 吟讽:吟诵和讽刺,表示诗人希望通过诗句传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苏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豁达,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创作于苏轼隐居于黄州时。他在此时的生活中,常常写诗作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创作中的感悟及对竹子这一意象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苏轼的《自题临文与可画竹》是一首融合了书画艺术与诗歌创作的作品。诗中,苏轼以“石室先生”开篇,隐喻一位老师或朋友,暗示在宁静的环境中得到的灵感。诗的前两句以“清兴动”和“落笔纵横”展现了他创作时的兴奋和灵动,生动地描绘了书法的流畅和自由。接着,苏轼借助“借君妙意写篔簹”,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感谢,体现了他谦逊的态度和对艺术创作的重视。最后一句“留与诗人发吟讽”则传达了他希望将自己的作品留给后人,供他们吟诵和思考的愿望。

整首诗以竹子为主要意象,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谦逊,正契合了苏轼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苏轼的艺术才华,也能理解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室先生清兴动:在幽静的石室中,老师的清雅情趣被激发。
  2. 落笔纵横飞小凤:笔尖在纸上纵横飞舞,如同小凤在空中翱翔,形象生动。
  3. 借君妙意写篔簹:借助你高超的意境,我描绘了竹子。
  4. 留与诗人发吟讽:希望将这幅作品留给诗人们以供吟诵和讽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笔法比作“飞小凤”,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竹子以情感和意蕴,使其更具文化内涵。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友人的敬意。通过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室:象征隐逸和清雅。
  2. 小凤:象征自由和灵动的创作状态。
  3. 篔簹(竹子):象征高洁、坚韧和谦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竹子
    • B. 石室
    • C. 小凤
    • D. 诗人
  2.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位人物的敬意?

    • A. 自己
    • B. 老师或朋友
    • C. 皇帝
    • D. 诗人
  3. 诗中的“清兴”指的是什么?

    • A. 清雅的情趣
    • B. 清新的空气
    • C. 清晨的阳光
    • D. 清澈的水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表现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苏轼则更集中于个人的生活感悟和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与顾仲楣对弈 忆王孙 题画 忆王孙 忆王孙 咏秋草 忆王孙 垂虹桥 忆王孙 落花集句 忆王孙 九月八日邀客赏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鼠的词语有哪些 孔席不暖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门字框的字 死狗扶不上墙 包含诀的词语有哪些 若结尾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黽字旁的字 搅阵 隶字旁的字 趁热闹 榷采 襟怀洒落 嚼子 尣字旁的字 一之已甚 低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