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57:08
原文展示: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曾巩 〔宋代〕
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白话文翻译:
月光如白昼般明亮,露水沾湿了浓密的树叶,华丽的帐篷中,名士们一同欢笑交谈。 金色的地面在夜晚的寒冷中,美酒渐渐消散,美丽的女子在春风中感到困倦,倚靠着东风。 红色的灯火如同浮在沧海之上,碧绿的水面和楼台沉浸在遥远的空中。 白发苍苍,时光蹉跎,欢乐的心情减少,勉强装作年轻,仍然融入少年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上元夜(元宵节)时,诗人陪同官员在祥符寺参加宴会,感慨时光流逝,欢乐减少。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上元夜的景象,通过月光、露叶、锦帐、美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节日氛围。同时,诗人通过“白发蹉跎欢意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夜的景象,月光如昼,露叶浓密,锦帐中名士欢笑,美酒消散,玉人春困。红云灯火与碧水楼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发蹉跎,欢乐减少,但仍勉强装作年轻,融入少年之中。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节日的欢乐,也有对青春流逝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上元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节日的欢乐,也有对青春流逝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月明如昼”形容的是什么? A. 太阳明亮 B. 月光非常明亮 C. 灯火辉煌 D. 水面明亮 答案:B
“锦帐名郎笑语同”中的“名郎”指的是什么? A. 有名的女子 B. 有名的男子 C. 华丽的帐篷 D. 美丽的风景 答案:B
诗中“白发蹉跎欢意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困倦 D. 感慨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